重兵守城?” 对啊。 卫允顿时有了种茅塞顿开的感觉。 为什么当时方俞亮治下的百姓,愿意背井离乡逃往东卫,还不都是他的仁政所致? 其实百姓对谁是皇帝,根本不是很在意,只要他们能过上好日子,这不就够了? 卫允狠命的拍了拍脑袋,始终忙着打仗的他,竟连这些最基本的东西都给忘了。 他甚至敢断言,只要将当初的政令在南疆推广,这边的百姓至少不会反对他。 如此,就如予尘所言,没有必要再留下重兵守城。 这么一来,原本似乎无解的僵局,也就渐渐被打破了。 而且不止如此,一旦南疆百姓从心底里认可了卫允,征兵和纳税也就更是手到擒来。 卫允刚要赞叹司马郁给他送来个贤才,沉默了一会儿的段秀,又忧心忡忡的开了口。 “大哥,予尘这主意是不错,可还有一个弊端。” 随即,他又十分严谨的补充道。 “一个大大的弊端。” 弊端? 卫允看了予尘一眼,下意识问道。 “什么弊端?” 段秀从方才起,就在琢磨这个事,见卫允问起,他连忙道。 “大哥,你想想,所谓的仁政,说到底就是轻徭薄赋这四个字。” “如今国库不太充裕,除了大军征战,最大的原因就是轻徭薄赋。” 他顿了顿,也不管卫允高不高兴,依旧自顾自的说道。 “当初为了争取民心,大哥你动不动就免了百姓们一年到三年的赋税不等。” “而这导致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到了征税的时节,衙门却连一个铜板都收不上来。” “若在南疆再来这套,别说朝中各项用度,恐怕我们的大军,很快都得揭不开锅了。” 十几万大军的人啃马嚼,一天要花多少银子,这个段秀也非常的清楚。 卫允却笑了笑。 “此事倒也不难。” 想明白了其中的关节后,他瞬间感觉所有的问题,都已经不再是问题了。 卫允朝段秀道。 “你应该知道,所谓的轻徭薄赋,其实指的是徭役和赋税两部分。” 这个段秀当然知道,可他却不明白卫允的意思。 “什么一部分两部分的,有话你就直说,干嘛拐弯抹角的?” 他这话一出,边上那予尘的冷汗,都快下来了。 予尘不禁暗自感叹,恐怕整个东卫国,也只有这位王爷,敢跟陛下这么说话了。 但卫允却没有丝毫的不高兴,他淡淡的道。 “很简单,我们可在不减赋税的情况下,降低百姓出徭役的频率。” “所谓的徭役,就是百姓免费给官府干活,干好了没奖,干不好还要掉脑袋。” “归根结底一句话,老百姓早就恨透了这费力不讨好的差事。” 他朝远处望了望,继续说道。 “你想想,若我们不再轻动民力,百姓会不会支持我们?” “该收的税一分不少,还得到了民心,一箭双雕,何乐不为?” 段秀看了看卫允放光的眼睛,又跟予尘对视了一眼,随即他一拍大腿。 “不错,这么一来,也就没必要留下太多的兵马守城了。” 正当他准备再说点什么的时候,门外突然传来了一阵脚步声。m.COmiC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