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议主动禅位一事,无奈蔡太后执意不肯,没想到,今日这帮逆臣,居然武力逼宫。 童贯见状,心思王上素来仁义,若登帝位,必效仿太祖皇帝,厚待前朝遗族,还是不要逼之过甚的好。一念至此,遂说道:“郑大人不可无礼,太后乃深明大义之人,我等不宜逼之太急。” 他是王钰岳父,又是百官之首,郑僮如何敢不听?遂退回原位。 “陛下,太后,我王仁慈。若陛下肯下诏禅位,交出传国玉玺,我王必不加害。到时,凡赵氏子孙,都可安享富贵,请太后明鉴。”童贯是受宋徵宗赵佶的提携而平步青云的,心里多少还念一些往日旧恩,所以好言相劝。 朱太后心中暗思,事已至此,回天乏术。此时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再作挣扎,于事无补,还不如就此退位,或可保得一时平安。 想到此处,遂点头道:“罢了,命人草诏,禅位于靖王吧。希望真如太师所言,不加害赵氏子孙。” 童贯见太后允许,忙回答道:“我王仁义布于四海,岂肯加害?” 当下,传来检校太殿,当堂拟诏,禅让皇位于王钰,又命检校太殿奉了传国玉玺并诏书一起,往靖王府去请王钰受禅。 靖王府中,王钰正批着黄袍一时作难,忽闻宫中检校太殿奉诏而来,忙脱了皇袍,率群臣出迎。 就在那靖王府大厅之前的庭院中,王钰俯首听诏。 但听检校太殿开诏宣读:“皇帝制曰,朕即位以来,于江山社稷,无尺寸之功,赖祖宗恩德,坐拥江山。幸得靖王不弃,修仁政于国内,驱群凶于关外,仁德遍布四海,大义充塞五湖。然今仰瞻天象,俯察民心,赵氏天数已终,行运在乎王氏。遂效古制,禅位于靖王,王其毋辞!” 吴用等人一听,心知太师童贯必在宫中成事,如今皇帝已经降诏退位,王上当接诏,受玺,即皇帝大位,君临天下。 谁料,刚想到此处,却听王钰言道:“臣何德何能,敢作此妄想?钰受徵钦二帝知遇之恩,始有今日。虽则有些微末之功,不过尽人臣本分而已,焉敢居功自傲?至于受禅云云,更是愧不敢当,还请陛下收回成命。” 群臣无不震惊,惟吴用心知肚明。王上并非不愿称帝,不过是要借推辞以绝天下人之诽谤而已。 那检校太殿一时作难,上前问道:“王上,这……” “你将玉玺诏书,带回宫中,将本王原话,悉数告之太后及陛下。”王钰说罢,折身就回,也不管在场众人。 群臣瞪目结舌,林冲,呼延灼二人心生不满,相顾言道:“我王功高盖世,登基称帝,谁敢不服?” 吴用及时的劝阻了他们,上前对检校太殿言道:“大人将诏书玉玺带回宫中便是,无妨。”言毕,见他面有疑色,又对他低声说了几句什么,检校官这才醒悟,带了诏书玉玺,匆匆而去。吴用又召过徐宁,对他耳语几句。徐宁频频点头,听罢之后,快步离开了靖王府。 却说那检校官回到宫中,将王钰的话原原本本呈述给朱太后和皇帝。朱太后听罢,对等候在宫内的童贯等人问道:“靖王不肯受禅,如之奈何?” 童贯当然了解女婿的心意,遂奏道:“当年汉昭烈皇帝三顾茅庐,才请得武候出山相助。今陛下有意禅位,也当三顾以彰显诚心。” 朱太后此时不免有些顾忌,王钰既不肯受禅,何不就此作罢?遂迟迟不肯表态。郑僮等官员在下面等得不耐烦,又欲逞凶。 就在此时,内侍省都知王欢神色慌张的奔进宫里,大声呼道:“太后,陛下,大事不好!” 平地一声雷,震得在场所有人都变了脸色,朱太后心头一阵狂跳,忙问道:“怎么了?” 王欢上气不接下气的喘道:“京师卫的禁军,哗变了!” “你说什么!”朱太后猛然起身,大惊失色。那皇帝赵允同更是吓得大哭不止! “刚刚接报,京师卫禁军哗变!部队军队开进京城,目前正向禁宫靠拢!负责禁宫卫戍的内卫禁军严阵以待,但还是爆发了冲突,目前事态有进一步扩大的可能。” 朱太后到底是个女人家,一听到军队哗变,就没有了主意。其实细想一下,不管他京师卫禁军,还是内卫禁军,不都是王钰的军队?只要他出面弹压,谁敢说个不字? “再次传诏,请靖王受禅!”朱太后说罢,一下子跌坐在宝座上,抱着赵允同失声痛哭。 .......................... 祝贺起点新版即将全面启用,新版网站在安全性和功能性方面,都有重大突破!期待新版网站,带来新的辉煌!(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m.COmIC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