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不过是随手之劳罢了。” 蔡彭立刻松了一口气,自己如此不告而来,还有试探的痕迹在,对方随便敷衍两句直接谢客都算得上好脸色,现在能倒茶,那边是能多聊的意思,他微微叹气,又继续道: “此番前来,其实也是为了避祸。我师从仓公,也就是齐地的淳于意,多专研养生之道,先师离去后,我不堪权贵侵扰,便举家搬迁至此,好躲个清静。” 这几句话,把师从,来处,情况全都交代了个清楚,韩盈立马明白,对方还是想正常交往,不是非要求驱虫办法的。就是这个淳于意,名字怎么这么熟悉呢? 思索中的韩盈突然灵光一闪:“缇萦上书救父?” 一个四处在上中层行医的医者,哪怕再神,名声传播还是有限,尤其是近十年先师很少继续外出活动,普通县城且年龄不大的韩婴没有听说过很正常,而文帝废除大部分肉刑,则是与大部分人都息息相关,基本上全国都得知道。 谁让这件事本身就是文帝为了推自己仁德和孝道所做呢,主人公缇萦自然要被反复提及。 蔡彭感慨自己沾了先师女儿的光,点着头应道: “咳。正是先师之女。” 这下,韩盈终于想起来淳于意是谁了。 一个没有扁鹊在后世有名,但汉代非常有名,能被司马迁记载在史记上,写下古代一本医案的神医,他还是打破传统医生传承模式,开始广收徒弟的第一人。 就是好像有点儿重男轻女——这点存疑,二十四孝故事顶多能信一成,还得挑着信。 将大致消息从脑海中略过一遍的韩盈,心里有些戚戚然。 汉代医生果然混的比现代还惨,还好她没走上层路线!! 第162章 活人眼珠 有曹操这位千古第一医闹的历史传奇在,早就做好心理准备的韩盈也就伤感了几秒,便将注意力放在了对方是淳于意的徒弟的身份上。 一良好的身份能拉高不少损失的印象分,至少韩盈对蔡彭的感觉就好了不少——老师能打破常规广收医徒,弟子专研医术求学心切,略微有点冒失,也是可以理解的嘛。 这么想着,韩盈继续道:“这么算来,我还得称呼你为前辈呢。” “这哪里敢当。”蔡彭摇了摇头,余光瞥见孙女压根儿没跟过来,而是蹲在药房门口看女医熬药。 他有些头疼,却也明白小孩子对大人说事情肯定不会有兴趣,想着她安静的在那儿待着,应该也不会出事儿,反而是跟过来,嘴上没什么遮拦,很容易说些不该说的,倒不如不喊她,打定主意后,蔡彭也: “说起来,不知韩医的师承……” “我没什么师承。” 随着在汉代生活够久,韩盈已经能够编出更加合理的,解释自己医术来源的理由: “我阿父当年随军时,学了些粗浅的医术,我跟着他学了不少,父亲走的早,家里日子不太好过,我靠行医为生,待生计有所改善后,便多加研究,后来遇上老师,得以通读《素问》和《灵枢》,后来在广行医以提升医术,收学徒,让学徒行医后将经验总结反馈于我,如此循环往复,医术自然有所成就。” 汉代的正规士兵的日子过的很不错,军营中甚至有职业培训,会有人专门教导他们识字,木工,打铁,而医术做为‘匠’的一种,自然也会有人教导。 当然,这是在驻军守备的时候,战时完全没有这样的待遇,韩盈不知道便宜爹有没有驻过军,但说是同行老兵教的也行啊,反正是‘粗浅’的医术,赤脚医生没有出现之前,国内还有不少靠一门偏方吃饭的游医呢。 这点,蔡彭也没有怀疑,毕竟在乡间门行医的门槛几乎等同于没有,而军中教导的医术,取自《素问》和《灵枢》,理论正统的同时,又是拿着军中人士试验出来的有效药方,靠它在乡间门混口饭吃完全没有问题。 至于全靠自己摸索,医术说白了,就是靠经验累积,有了理论方向,试肯定能得出如何治疗的办法,而整个宛安县,已经密集到一个村能有两个村医,这代表整个县城上万户的人口几乎都被诊治过——这是多么可怕的行医经验数量? 在这个数量的支持下,猪都能成为名医! 更不要说,如今的医学还是处于起步阶段,它并没有那么多可以学的东西,像他老师,学医两年就可以给他人看诊,三年就可以独立行医,而资质愚钝的蔡彭,也不过是用了五年,那些花了十年乃至更久时间门还在做学徒的,除了品行,经验不够,大多数是成了老师手中的奴隶。 不过这种比老师更加激进的收徒方式,还是有些颠覆蔡彭的认知。 “原来是这样。” M.ComIc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