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更委屈。 俞氏的话深深地刺进了史氏的心坎上,她哭得上气不接下气,瞧着婆母还要再说,史氏一气之下转身便出了门,冲出秦家院门,在街头叫了辆马车便回镇上娘家去了。 俞氏抱着生哥儿,没能制止三媳妇离开,她脸色很不好看,看着怀里笑得天真无邪的生哥儿,她叹了口气。 这一日俞氏亲自带着孩子,史氏是一气之下走了,生哥儿便没有奶吃了,俞氏叫丈夫秦有富去街头买头母羊或者母牛回来,给孩子吃奶,瞧着刚才三儿媳妇气冲冲的跑出去的,指不定这一气得熬个几日,岂不是苦了孩子。 秦有富便出了门,俞氏却是哄着生哥儿,瞧着生哥儿饿了闹得慌了,便叫二媳妇儿磨些米汤糊糊喂给孩子吃。 于书燕傍晚回来的时候才知道这事儿,所以三嫂这是一气之下回娘家了。 好在寻到了母羊,费了高价将母羊买到了,开头生哥儿不吃羊奶,可是饿到最后受不了,还是勉强喝下去了。 于书燕有些心疼生哥儿,整个家里也只有俞氏会带孩子,底下几媳妇还不曾生个孩子,便是于书燕前一世也没有带过生哥儿的,是等生哥儿大了会走路了,才常常喜欢跟在她的屁股后面要糖吃。 不过上一世的三嫂并没有这么激动的想要回娘家的,而且一开始怀孕后也不是在娘家生的孩子,生哥儿一直是三嫂的命根子,怎么可能舍得这么冲出秦家门,想不到她的重生,竟也改变了这么多的事儿,也不知是好还是坏。 于书燕正看着生哥儿,俞氏便让于书燕抱抱孩子,今个儿孩子没有熟悉的母乳,闹腾的很,俞氏年纪也大了,腰痛得厉害,便在一旁靠了靠。 于书燕抱着生哥儿,生哥儿这会儿很是安静,许是也闹得差不多了,于是她借势说道:“娘,要不将银叶叫来吧,三哥嘴巴子会说,在县学里的这份差事也不错,不就一个月一两银子么?就当三哥少赚了一两银子,母亲觉得如何?” 于书燕的提议倒是让俞氏考虑了一下,一家人在城里住着,二房赚钱最多,就二房赚下的银子,便能养活一家子人,何况他们秦家在村里还有田地,上半年的缴了税,余下的卖了钱,又有一笔存余的。 如今四儿读书不必她费心了,大房三房也能赚些银子管着生活,或许将银叶叫来也是可以的。 只是俞氏想到三媳妇这生气的样子,还有义不容辞将孩子丢在婆家便回了娘家的样子,她便很不高兴了,既已嫁为人妻,必会为人母,早在怀孕的时候,她便已经做下了选择,岂能还像小姑子的时候,想怎么样就怎么样? 俞氏不说话,但是于书燕却看到了婆母面色有松动,想来三嫂这么一闹,婆母也开始考虑这个问题来。 于书燕便自顾自的说道:“这城里但凡有点儿银子的富户家中,家里一但有产妇,便会寻个乳娘在身边养着,那乳娘的奶自是比母羊的奶好太多,如此产妇也不会太过辛苦。” 第380章 照顾生哥儿 “咱们秦家总归有一日要过上这样的日子,不可能再倒退到村里的庄户样子,娘,何不早些习惯,待秦楚中了功名,到那时便是咱们家没有银子请下人,也得请几个的,这是脸面。” “瞧瞧庾县的齐知县大人,齐知县本是寒门出身,若不是中了状元,想来也是庄户,一辈子都不会站到朝堂上来。” “可是知县的俸禄也并不高,为何家中还是请了下人,眼下只是养着一个贵妾,恐怕都没有额外的银子纳别的妾室了,可是这门面功夫还是要有的。” 于书燕语气平缓,倒是很顺耳的,俞氏听后也不知不觉赞同,老四媳妇的眼界比她的宽,在城里住了一年,没想到比老大媳妇会想事情多了。 于书燕见俞氏明显的怒气没了,于是她接着说道:“那银叶跟别人家的下人不同,她是从小陪着三嫂长大的,也可以说算得上史家的半个义女,这样的下人对三嫂最是忠心,先前还将生哥儿照顾的好,三嫂在家中也能有个说话的人,也当真是不容易。” 俞氏听后坐直了身子,她是庄户出身,从小到大不受人服侍过,但是她也看明白了,每次去参加宴席,哪位贵夫人身边没有嬷嬷婆子的,那些人都是跟在她们多年的老下人,就像家人一样的。 虽说于书燕这一次劝说,俞氏没有立即答应,但显然以后再使把劲,此事怕是能成的。 于书燕见俞氏闹腾了一日,她又喜欢生哥儿,总能看到生哥儿四五岁时的可爱模样,于是便揽了这事儿,说是她来带一晚。 俞氏颇有些担心她不会带,于书燕便说待她带不好了的时候再来找婆母。 俞氏一听,也就由她去了,她知道自家三儿是不成的,就昨夜熬了那一夜,三儿便已经精神不济,男人又向来粗心,哪有这细心的功夫。 当秦家人都准备回回屋休息去时,没想秦楚居然赶了回来,他是昨夜后半夜骑着马赶回来的,跑了一日一夜的马,m.COMIc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