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农家子的古代科举生活

第213节


把书本放下,低头认真地看着他。

    陆圻小胸脯一挺,小嘴张开。

    “……家给千兵。高冠陪辇,驱毂振缨。世禄侈富,车驾肥轻。策功茂实,勒碑刻铭……”清脆的童声抑扬顿挫,一段《千字文》背得极为流畅。

    顾青云看着正在摇头晃脑的小娃儿,忍不住点点头,嗯,小家伙的记忆力还是极好的,教过几次就记住了。

    陆圻早在五岁就启蒙,《三字经》刚学完不久,没有意外的话,他以后依然会从武。之前陆煊不是很在意小孩的文化成绩,而是把更多的时间花在提高小孩的身体素质上,药浴、锻炼……加上陆煊一直处于事业上升期,事务繁忙,干脆就把识字读书的任务交给请来的夫子,他自己不大过问,所以小孩的进度就慢了点。

    这次回京除了因为陆煊要出海打仗外,还是为了陆圻的学业问题。比起皇家书院,泉州这边的教育水平自然差一大截。再者,这也是陆泽的要求,毕竟陆圻是陆煊的嫡长子,没有意外的话,以后会是侯府的继承人,让他回京城比较好,还有陆泽在一旁照看呢。

    等陆圻背完后,顾青云表扬一番,就信守承诺带着他去海钓。至于收获?重点不在于有没有鱼,而是享受那份“钓胜于鱼”的乐趣。

    至于陆圻,顾青云认为他享受在甲板上来回跑动的畅快感,还有见到海鸟的惊喜。

    感受着陆圻的活泼可爱,顾青云不由得想起自己的大孙子。之前他赶在顾永良回乡之前把孩子的大名定下来,名为顾传恪。恪,有谨慎而恭敬的意思。

    自家的孙子应该过不久就能见面了,此时林溪村的家人一定很高兴吧?村口又会多出一块进士石碑,他们顾家的根基更加坚实。

    不过,和陆圻混在一起的结果是,顾青云发现自己变得更黑了。

    六月下旬,顾青云一行人总算回到京城,在汇报完工作后,接下来没有意外的话,他就可以留在京里不用再外出。如果是工程方面的,万一要出差,顾青云不一定需要亲自出马,主要是经过这段时间的锻炼,都水司的人已经历练出来,大都能独当一面。

    之后顾青云窝在工部继续研究如何改建火炮,有了炮手和武将们的意见,他们的研究更有针对性。

    在演练过后,顾青云等人发现在操作火炮时,为了便于计算,需要读出炮管的仰角,于是火炮手们在发出一击后,还得跑到炮口处小心测量,如果是演练还好,正式战争中就得冒着敌人的火力跑过去,危险性极大。

    针对这一情况,顾青云先召集司里的人集思广益,他觉得大家读过这么多书,指不定有谁能灵光一闪呢。

    不过好半晌,大家都没有说话,面面相觑。

    “大人……”过了好大一会儿,王翎知左右看了下,再无语地看着顾青云,“下官驽钝,恐怕很难想出办法来。”心里却很是郁闷,顾慎之以为谁都像他一样博览群书,对这些机械感兴趣吗?他好不容易才对验收工程上手,再去搞武器的话,还是饶了他吧?

    再者,武器研发不都是工匠们的事?他们只需要提出要求即可,以往都是这样的。

    米主事和黄主事见有王翎知带头,也跟着连连点头。新调进来的张主事更是低着头,不敢多言。

    顾青云见状,知道自己问错人了,不由得有些意兴阑珊地敲敲桌面,笑道:“既然如此,你们出去吧,谁有想法再跟本官说。”

    等他们依次走出自己的办公房后,顾青云在屋内转了一圈,就打算去皇家藏书楼翻翻看是否有收获,那里的书隔段时间就会增多,有些还是从外国带回来的,之前他就受益匪浅。

    可惜一连翻了几天书都是无功而返,顾青云觉得西方可能已经有办法解决了,只是没写在书本上,这是没办法的事,要是他们研制出来,肯定也只限于内部交流,不会出书刻印。

    于是,顾青云和工匠们只好自力更生,在绞尽脑汁,经过大量讨论后,觉得可以发明一个仪器放在炮管末端自动读取,安全性肯定比以前增加,他们取名为火炮仰角仪。

    有了思路,m.COmIC5.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页 农家子的古代科举生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