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翌日早朝,赵三思去上朝时,便让几个身强力壮的太监抬着两个大箱子去了明乾门。 早已候在两侧恭迎她的文武官员见状:“……” 百思不得其解的众位朝臣顿时有些慌,一个个面面相觑,直到人走进了,才赶紧跪下磕头行礼,高呼万岁。 赵三思如今对百官这整齐划一的大礼已经安然受之了,在龙位上扭了扭身子,坐的舒适了,才抬手让人起,也不等小六子唱礼,她就率先截了他们的话,“明日就是中秋佳节了,今日的朝堂之事,朕想与众位爱卿讨论些轻松的事儿,比如说这秋收之后,今年的税收该如何收……至于那些让朕不开心的事,众位爱卿今日千万不要说,不然影响明日过节的心情。” 当然,影响过节心情的话是假的,反正这些人翻来覆去就是那些话,她早已听得左耳进右耳出了。她只是担心等会这些大臣又是一副一哭二闹三撞柱劝她选秀时,她一不开心,又舍不得施恩送月饼了。 朝臣:“???” 赵三思也不管朝臣怎么看她,不动声色地瞥了一眼蔡隽,又不由自主地坐直了些,偏头看了一旁司礼的小六子一眼。 小六子如今也常跟在赵三思身边,立马会意过来,尖着嗓子就来了一句,“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最近他们最忧心的就是小皇帝充盈后宫之事,这开口前就截了他们的话,这让他们想了一夜的劝说词憋在肚子里,可不是难受吗? 隔了半柱香的时间,依旧没有人搭腔,赵三思轻咳了一声,小六在又尖起嗓子来了一句,“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一心想积极发言挣赏银的孙炎瞧着依旧没人搭腔,索性自己出列,上禀了兵部近来之事,眼下无外敌入侵,朝政表面也是十分安稳,自然只是一些关于粮草和提拔武官的事儿,都不是什么急事,赵三思自然是不会当即决定。 有了孙炎这个出头鸟,陆陆续续又有几人说了一些不痛不痒的事。 不到两盏茶的功夫,大伙又是安静如鸡。 赵三思很高兴这些大臣识趣,没有跟她唱反调,侧身朝小六子低声说了几句,小六子就下去了,她就当没看见朝臣脸上的疑惑,清了清嗓子,扬声道:“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不知不觉,朕已经登基四个月了。朕头一次当这一国之君,肯定是没经验的,这几个月来,朕日思夜想,朕这等无能的君王都能有眼下国泰民安的盛景,这不是朕一个人的功劳啊,这是各位爱卿与朕一同努力的结果。” 众臣:“……臣惶恐。”他们是真的好怕小皇帝这没事就要同他们说心里话的模样。 赵三思摆了摆手,往下面看了一眼,见小六子带着一排宫女端着托盘过来了,又继续道:“各位爱卿对朕的忠心几许,朕都心中有数。来人,把朕给各位大臣准备的中秋之礼呈上来。” “是。”随着她话落,小六子就带着一排排宫女走了过来,一个个有序地端着托盘福身候在一旁,托盘上盖着红绸,根本就看不出是什么。 半点风声都没收到的蔡隽,小心睨了一眼身旁的小宫女,难免有些诚惶诚恐:好害怕,难道因为最近一直劝着皇上选秀,皇上要给我们每个人赏个宫女当小妾? 不只蔡隽惶恐,其他朝臣皆是如此,谁都不敢去接。 哟呵,朕大方地给你们每个人送月饼,还不接? 赵三思见此情景,有些不开心了,但是她面上不显,“各位爱卿为何不接?” “……臣不敢。” 敢逼着朕选秀,不敢收朕的礼? 一身贱骨头。 赵三思气坏了,“有何不敢?收。” “……是。” 等到大臣都慢腾腾地接下了托盘,小六子率着宫女退下了,赵三思面上才重新带了笑,“中秋乃团圆佳节,朕原是想在宫中设中秋宴,让众爱卿共度佳节。但思及这等大宴太过伤财,又扰了你们与家人团聚,这才退而求其次,特地让御膳房给众爱卿备了薄礼。” “谢皇上赏。” 赵三思大气地挥了挥手,“希望各位爱卿往后莫要辜负朕对你们的心意,切勿安于现状,能与朕再接再厉,让大昭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好。” “……是。” 赵三思把自己要说得都说完了,她暗自想了想,觉得自己暂时没什么说得了,看着大家都恭恭敬敬地端着托盘立在底下,她开心地想—— 真好,以后又有一大批拿人手短的大臣了。 散朝后,恭送走了小皇帝的大臣,一个个都擦了擦紧张出来的虚汗,相互对视了一眼,都看向了自己手中的托盘。 小皇帝琢磨不透,好怕收到人血馒头。 不敢掀。 最后,大家都把目光投向了蔡隽,“丞相,给下官看看皇上送给你的是什么?” 丞相是小皇帝的辅佐大臣,总不该会给人吃人血馒头吧? 蔡隽:“不知情的还以为皇上只是送本相礼了。”M.COmIc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