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门负责研究治疗疑难杂症的药物。 目前也颇为有效。 不过在研究室成立之初,刘雅就严格挑选参加药物研究的人才,由她亲自过目。 只要有一点心思不正的,就不会被录取。 刘雅的理由很简单。 目前国内有一些人总想着要出国。 特别是一些有一技之长的,在某一领域有点儿成果的。 总觉得国外待遇什么的比国内好,所以学到点儿真本事就跑国外去了。 这类人是绝不允许在刘雅的医学实验室出现的。 有时候人还是自私点比较好。 尤其是在一些尖端的科技领域,一旦被国外的人掌握,反倒成了别人制挚我们的工具。 所以,刘雅绝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 有一次,一名医科大学毕业的博士生,在国内读完了博,介绍到刘雅的实验室来。 目的只有一个,听说刘雅的实验室待遇不错,光是研究经费一年就有几十上百万。 这是一笔可观的数目。 而这笔钱是由实验室研究人员来支配。 毕竟在实验过程中,需要花费很多财力来购置各种设备,仪器,还有原材料。 这位博士一开始来应聘的时候,就是由刘雅亲自面试的。 刘雅也问过他一些问题,比如,如果国外的企业待遇更好,会不会选择出国? 在同样的待遇情况下,会优先选择哪里。 这些问题看似简单,会做人的,也会回答有利于自己留下来的答案。 毕竟,这是在找工作,不是在比较哪个国家更强。 这位医学博士自然回答了刘雅想要的答案。 但他的内心并不是这么想的。 一眼就被刘雅给看穿了。 首先就是第一个问题,国外待遇好,会不会选择出国。 这位博士生的回答就是,自然不会。 但他内心的回答却是,废话,如果国外待遇好,谁会留下呢? 这一心理活动被刘雅掌握,她又怎么可能允许他留下呢? 就连第二个问题都不用他回答了。 刘雅当时对这位博士生道: “您回去等通知吧,如果被录取,会电话通知您的。” 这位博士离开的时候,还觉得莫名其妙。 因为他分明看到,刘雅眼中对他的不屑和嘲讽。 他就更不高兴了。 不过是一个本科生,还真觉得自己了不起了吗? 这种思想更可怕。 自以为是的人,注定走不了多远。 心思不纯正,只想着用自己的所学去捞钱,也注定不会有什么大的作为。 刘雅没再理会这位博士,而是面试了其他人。 但凡被刘雅招进实验室里来的,通常都是心思单纯的。 甚至如果知道有那种隐藏在民间的高手,比如医术了得,又爱钻研的,即使文凭不高,她也愿意把人收拢到她的旗下。 让对方有更多的机会发光发热。 事业上,刘雅做得很成功。 生活中,眼看着也要结婚了,她自然也是幸福的。 计划好了年底就结婚,手上的事情就要先放一放。 所以尽管工地上的工程如火如荼,刘雅也没有心思去管了。 她把工地这一块就全权交由刘盼来处理。 经过这么些年的打磨,刘盼也日渐成熟,处理问题果断准确,刘雅也十分放心。 刘雅还对刘雅道: “小雅,你跟顾辰这么多年,也应该把事情办一办了。 我这个当哥的不着急,可爹和m.coMiC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