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永恒国度

永恒国度 第753节


似乎直接针对大易疆域内所有的妖魔鬼怪,但凡是邪祟,都逃不过这道圣贤之音的冲击。
  哪怕是不死,也要遭受到重创。
  那种画面,看到的触目惊心。
  让荒野之中,本来到处存在的阴邪之气,一下子就被清扫大半,端的是不可思议。
  天地为之一清。
  不过,这圣贤之音所覆盖的区域,只在大易之内,大易之外,是无法被影响。毕竟,这不是真正的圣贤之音。威力还远远没有那么强大。那么惊人。
  就算如此,却足以让天下妖魔遭受重创,短时间内,别想再肆意作怪。算是彻底镇压了一次。
  让大易获得更多的时间。
  “竟然还有这样的事情。考生诸多异象,直接引动圣贤。发出圣贤之音。子不语怪力乱神。”
  这一幕,哪怕是站立在王宫中的易天行,也露出一丝震惊与惊讶。怎么都没有想到,还会发生这样的事情。意外,实在是太意外了。
  子不语怪力乱神,这绝对不是圣贤本身要吐出的话,而是为天下黎民所吐出的话。
  这句话,其实应该叫做‘子不语:怪力乱神。’才对。
  这与子不语怪力乱神完全就是两句话,也是两种含义。
  第983章 文科结束
  “怪力乱神”之“怪”,意谓责怪、疑惑、惟恐。《淮南子·说林训》:“知者不怪”。《注》曰:“怪,惑也。”
  而“怪力乱神”之“力”,指力气、力量、功夫,却不是“勇力”。这在《论语》中,亦非罕见。《宪问》:“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子曰:‘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
  “怪力乱神”中之“乱”,指扰乱、搅乱、迷惑,如《荀子·解蔽》:“酒乱其神也。”
  “怪力乱神”中的“神”,是指“神志”“精神”,并不是鬼神。《荀子·天论》:“形具而神生”。《淮南子·原道训》:“耳目非去之也,然而不能应者何也?神失其守也。”都是把“神”解释为“精神”而非“鬼神”的。
  子不语,怪力乱神这句话的含义,就是:“孔子不说话了,惟恐用力分散影响集中精神。”
  但在后世,很多书生,乃至是百姓,都将这句话说成是子不语怪力乱神。将其含义变成是孔子说,在书生儒家眼中,没有什么怪异鬼神。不听,不动,不相信。变成了孔子不谈论怪异、勇力、叛乱和鬼神。在儒家眼中,鬼神是不存在的。
  这无疑是曲解。
  但无人为之做出解释。
  最终,在民间盛传,演变到现在。意思就完全变了。
  但此刻,以圣贤发出黎民之音。
  这一句话中,毫无疑问,代表的是天下黎民的意志,天下百姓希望子不语怪力乱神,那就镇压鬼神。镇压妖魔。横扫天下浊。当然,这天下指的是大易。
  在大易之外,并不能被影响到。
  这种来自整个大易的变化,自然瞒不过易天行,心中也不由暗自生出一丝震撼。
  没有想到会在这一刻,出现圣贤之音。镇压天下鬼神妖魔。这无疑,对大易而言,是一次莫大的助益。
  “好,好,好,有圣贤之音在,整个大易的妖魔短时间内,应该都会安分一段时间,而且,还有大批妖魔鬼怪在圣贤之音下飞灰湮灭。”
  易天行脸上露出一丝欣喜。
  文道的力量,归根结底,就是天地间的浩然正气,圣贤之音更是可以轻易的调动天地间的浩然正气,就好像是顶尖的大儒,对着妖魔发出一声断喝,可以直接将妖魔吼死。这次的圣贤之音并不比大儒逊色,甚至覆盖范围更加巨大,几乎所有妖魔,都在不同程度上遭受重创。
  这足以给大易腾出时间。
  每多一天,大易的实力都会变强一分。自然,此消彼长,那大易可以占据绝m.ComiC5.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页 永恒国度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