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辙才再次得到重用,最终一路官至宰相。 其后,宋哲宗亲政,新法派重新得势。相应的,属于支持废除新法一派的苏辙,自然是连遭贬谪,至此之后,再无起复之机。 由苏辙一生的官场经历,也可略一窥见,北宋时期党争之频繁。 由于宋代官僚制度的原因,宋代文人的地位较高,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政治生活的黄金时期,他们积极参与政治生活。 而北宋的政治特点,则以积弱积贫、党争频繁为主要特点。 自从范仲淹以后,北宋的著名文人几乎无一例外地被卷入党争漩涡,政治风波影响、决定了他们的命运,也深深地影响了他们的文学创作。 苏轼和苏辙兄弟二人,自然无法置身事外。 也许,正是深受党争之毒害,现身荒野之后,苏辙对于太平天国的党争,是敬而远之。在天王和其他各派之间,一直保持中立,低调地处理政务。 即便是在石达开和杨秀清博弈期间,苏辙作为天国文官之首,也是一直保持沉默。欧阳朔入主天京城,苏辙则干脆就是闭门不出。 直到这一天上午,苏辙得到欧阳朔的亲自召见。 此前,在圈定浔州郡等三位郡守之时,欧阳朔并未考虑苏辙。倒并不是欧阳朔对苏辙有偏见,或者说是质疑苏辙的能力。 实际上,以苏辙官居宋朝宰相之能,治理一郡之地,并无不妥。而且北宋时期,官僚制度已是极为完善,对官吏的历练更甚。 北宋时期,衙门事务繁杂,对官吏的能力要求也更高。因此,比之鲍叔牙等春秋战国时期的文臣,在能力上,苏辙实则不遑多让。 实际上,早在得知苏辙在太平天国为官之时,欧阳朔就想到一个职位,最是适合于苏辙,那便是行政署下属的科教文卫署署长一职。 随着范仲淹调任梧州郡郡守,萧何就任行政署长。此前由萧何兼任的科教文卫署,一直还是由萧何兼顾着。 四大署当中,行政署本就政务繁重。 对萧何而言,身兼多职,实在是极为不便。萧何一直通过公函,提请君侯,早日拟定新一任的科教文卫署长。 问题是,科教文卫署,实则关系到欧阳朔来年领地变革之根基,干系重大,欧阳朔又岂能匆匆拟定其主官人选。 而身兼文学家和宰相两大职务的苏辙,兼且家学渊源,为人又正派,自然而然地就进入了欧阳朔的视野,是科教文卫署长的合适人选。 除此之外,科教文卫署服务的是公共基础事业,跟党争无缘,偏偏又急需有见地之人主导,跟苏辙的秉性,实在是极为契合。 正是如此,欧阳朔才有信心说服苏辙再次出山。 欧阳朔选择在书房,而不是正堂,召见苏辙,也是表示亲近之意。 两人的见面,可谓波澜不惊。 对苏辙而言,君侯之名,实则没有太大的概念。山海城能吸引到苏辙的,反倒是因为范仲淹的存在。 在北宋,无论是在官场,还是在文坛,范公都有其特殊的地位。君侯能够得到范公的效忠,对苏辙而言,本身就是一种极大的认可。 尤其是在听完君侯对科教文卫署的介绍,苏辙刚刚平复的心情,又一次起了波澜。但凡出身北宋的文人,就没有不热心投身官场的。 对他们而言,为官,不是享受荣华富贵,而是为民效力,一展所学。 正如范公在《岳阳楼记》中所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此一言,正是北宋文人,关心国家命运,关注百姓疾苦,愿意为国家的前途、命运担忧分愁,为天下万民出力的最为生动的写照。 苏辙,自然也不例外。 能够执掌科教文卫署,对苏辙而言,可不正是一次为民效力的机会。 “微臣拜见君侯!” 就在这一刻,苏辙正式效忠于欧阳朔。 【姓名】:苏辙(王级) 【封号】:唐宋八大家之一 【朝代】:北宋 【身份】:山海城官吏 【职业】:文官 【忠诚】:70点 【统帅】:35【武力】:25【智力】:75【政治】:80 【特长】:文定(提升领地行政效率15%,提升领地文化指数5%,提升领地廉洁水平15%) 【评价】:苏辙,字子由,北宋文学家、宰相。具官某天材颖茂,儒学纯备。敏于事而慎于言,志于道而辅以术。早繇方闻之举,藉甚士林之誉。粤自谏垣,进陟词掖。倜傥正论,启沃者非一;润色王猷,灏噩乎吹万。M.COmIC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