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天兵在1917

461 装甲大战(下)


,修理它们算得上轻松愉快了。

    t-54的外形本来就很低矮,再躲在专门挖掘的工事中,几乎只有炮塔露在外面,这对于德国人来说简直就是噩梦,目标又矮又小,想要击中自然是很困难,而且对于四号坦克来说,击中了也没戏,t-54的装甲完全能免疫其攻击。

    “三点钟方向,四号坦克,瞄准!”

    老赫姆斯特拉气定神闲的指挥着战斗。在战场上车长的主要工作是决定坦克行进的方向,并将最有威胁的目标通知给炮长,炮长按照车长的调度进行作战。也就是说车长是一辆坦克的灵魂人物。

    这种情况一直到第三代指挥仪式火控系统诞生也是依然如故,车长负责搜索识别目标,然后将其交给炮长精确打击。甚至部分高端的上反式火控系统还加强了车长的观瞄系统,给车长的观瞄装置中也添加了夜视仪和其他火控设备,赋予车长在紧急时刻超越炮长调动火炮直接射击的能力。当然,最牛逼的是双指挥仪式火控系统,车长和炮长都有全套的观瞄设备,可以双通道的识别和打击目标,也算是双核系统吧。

    当然,在二战中这是不可能的,所以车长的工作就是识别发现威胁目标然后通知炮长予以歼灭。这也是为什么那个年代的车长普遍喜欢探身在炮塔外面指挥作战的关键原因。人的视野比镜头还是大太多了,窝在炮塔里面是安全了,但是战场的感知能力就下降了几个数量级,这对于瞬息万变的战场环境来说,反应太慢了。

    就拿老赫姆斯特拉来说,他也跟习惯于探身于炮塔外面指挥战斗,他可以很直接的了解战场上的情况,方便他决定先攻击哪个目标。

    按照老头的指挥,哲列洛夫飞快的调动炮塔,不一会儿他的瞄准镜视野中就出现了那辆四号坦克的身影。这家伙一步一顿的在泥地里颠簸着,蹦蹦跳跳的就像一个调皮的孩子。不过哲列洛夫毫无怜悯之心,对他来说这些该死的熊孩子死绝了才好。

    老程序,先用瞄准镜刻度划分简易测距,然后装订好标尺,用测距机枪打一发,偏了,就继续修订,差不多了就撸炮。这一套程度哲列洛夫已经是烂熟,像他这种熟练的炮长十几秒就能搞定这一切。

    轰隆一声,炮弹出膛,打在了那辆四号坦克车尾后部两米左右的距离,掀起了一团泥土。哲列洛夫知道,自己测速趋于保守了,他修正了提前量,再次射击。

    这一回熊孩子是逃无可逃,不到三十秒,其炮塔就随着一声轰鸣飞上了天空,仅有两个车组乘员在殉爆之前逃出了铁棺材。

    哲列洛夫无喜无悲,按照老赫姆斯特拉的指示,瞄准了第二辆四号坦克,几分钟后,这个蹦蹦跳跳的熊孩子也是一命呜呼。取得战果的不仅仅是888号车组,连里剩下的另外两辆t-54改以及友邻部队的t-54改也纷纷大显身手,用血淋淋的事实告诉德国人——此路不通!

    德国人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他们很快就停止用四号坦克进行这种无意义的试探,后面压阵的虎豹军团立刻就气势汹汹的压了上来,一边慢慢悠悠的向前开进,德国人一边猛烈开火,似乎是想用猛烈的火力压制住红军的抵抗。

    不过这在老赫姆斯特拉看来毫无意义,这个年月行进间射击基本都要靠运气,指望用这种方式准确击毁目标实在是太难。君不见后世的某大国坦克竞赛上,装备第三代火控系统的t-72依然是贻笑大方,何况是二战那个年代。

    用老头的话说:“这就是听响!吓唬人用的!”

    不过没有红军会被这种拙劣的战术吓住,近卫部队是开玩笑的,没有经历过尸山血海的残酷战斗,算什么近卫部队。你当近卫部队是吓大的?

    反正德国军的猛烈炮击战果寥寥,除了几个极不走运的倒霉鬼不幸被炮弹懵中了,绝大部分红军战士都是沉着应战,就等着德国鬼子接近。

    哲列洛夫没有盲目的开火,在两千米左右的距离上并不是猎豹屠虎的最佳距离,还要将他们放近一点,那时候才能愉快的打猎。

    德国人并不知道这一点,当他们步步压进而俄国人并没有顽强抵抗的时候,他们是有点得意的。是的,之前的防御作战中,猎虎的精彩表现让他们摆脱了一直以来的t-54恐惧症——咱们德意志终于也有了可以吊打t-54的武器,终于可以让俄国人也尝尝厉害了!

    此时的德国人是兴奋的,他们以为有了猎虎的助阵,接下来将可以把俄国人冲一个稀里哗啦,胜利将是没有任何疑问的。而现在俄国人被“吓”得抬不起头来,被“吓”得不敢战斗了,这无疑让他们非常的爽!

    德国人斗志高昂,恨不得一鼓作气冲上去将对面的红军碾成渣渣,但是很快他们就发现,这不可能。倒不是红军有什么反应让他们打消了这个念头,而是他们胯下的座M.ComiC5.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页 天兵在1917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