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出的莫辛纳干步枪中选取精度好的,装上瞄准镜,然后将直拉机柄改成下弯式(避免打开枪机时碰撞瞄准镜)就齐活了。 本质上说,这种很凑合的狙击步枪一点儿都不高科技,但是在那个时代,各大****都是这么干的。而且不得不说,莫辛纳干虽然结构简单、工艺简陋,但是精度确实不错,在同时代的步枪里算得上精度高的(比毛瑟98和恩菲尔德都要好)。改装成狙击步枪确实性价比高。 当然改装工作也是存在问题的,最关键的问题就是镜子,需要精度加工的活,毛子都干不好。而且当时俄国的光学工业也确实不发达,二战中,红军装备的瞄准镜,比如装备莫辛纳干的pe型瞄准镜就是山寨卡尔蔡司的dialythan。 二战中的毛子都是这个德行,更别提这个时代还没有工业化的毛子了,反正李晓峰暂时是没找到有合适的生产厂家,更没有看到相关的产品,最简单直接的办法就是外购。 不过外购的选择余地也不大,有这个能力的、暂时能买得到的恐怕也只有德国的卡尔蔡司一家。可是德国人自己都紧缺,某仙人就是有钱也买不到,无奈之下还是只能用聚宝盆解决问题。 李晓峰选择的是二战中苏联红军后期广泛装备的pu型瞄准镜,跟山寨货pe/pem相比,pu的放大倍率略小3.5倍(pe/pem是4倍),该镜采用简单的欧洲式三柱分划。风偏调整螺在镜体左侧,刻度从 10到-10;高低调整螺在镜体上方,刻度从100米到1,300米。瞄准镜架安装在机匣左侧。 同时pu瞄准镜也适用于多种重型武器,包括14.5高射机枪和12.7mm机枪,有些用于重机枪的瞄准镜的射程距离可调到2,200米。更重要的是pu生产和加工和使用都要简单(某仙人准备以后想办法生产pu瞄准镜)。 对于这个年头作战理念很粗矿的俄国陆军来说,精确射手和狙击手太高大上了,比较土鳖的他们玩不起,也没太想过要玩。对此,北极熊真心是不太重视,如果不是李晓峰强烈要求,而且装备这种武器也没有太大的难度,叶戈罗夫还真不会同意。 “如果只装备一挺pk机枪,那么每个步兵班十人已经足够了。”叶戈罗夫一面计算一面说道。 实际上叶戈罗夫觉得九人制步兵班就够用了,多出来的那个人完全是他觉得没什么用的精确射手,为了防止步兵班的火力在损失一挺pk机枪之后再损失一只半自动步枪或者冲锋枪,他只能“忍痛”增加了编制。 “班长和机枪副手使用冲锋枪,其余步兵使用sks45,这种火力构成就基本合理了!” 李晓峰也算了算,基本上这配置在二战中都算高端了,在这个时代根本就是绰绰有余,不过他还是觉得班组中缺少面杀伤武器,比如榴弹发射器什么的。 “有枪榴弹啊!” 叶戈罗夫却不太认同,他觉得某仙人简直就是在堆砌武器,对于普通的步兵班来说,需要什么面杀伤武器?干不过了完全可以向上级申请炮火支援,反正按照某人的编制,在连属武器排中就有轻型迫击炮的存在,何必加重班一级的负重压力呢? 不过伪军迷李晓峰却认为不够,装在枪口用空包弹发射的枪榴弹使用并不方便,得折腾半天。远没有后世的下挂式榴弹发射器方便,比如美帝的m203,毛子的gp-25和gp-30来得简洁,而且也不会增加步兵编制和过于加重单兵负重。 不过考虑到暂时突击步枪还不存在,在sks45下面挂个榴弹发射器似乎有些丑陋,李晓峰只能另辟蹊径了。其实也算不上什么特别的创意,说到底还是抄袭。 反正后世的美帝已经装备了既能下挂在枪管下方又能独立抵肩使用的m320 glm(德国装备g36步枪的是ag36)。暂时在费德洛夫没有搞出突击步枪的时候,就单独抵肩使用。反正这玩意也不重,扔给装备乌兹冲锋枪的步兵班长携带完全没有问题。 可能有同志觉得不需要这么高大上,完全可以屌丝一点儿,鬼子的掷弹筒完全够用,同样的不占编制、同样的负重轻,何必选复杂的呢? 不是李晓峰觉得掷弹筒太土鳖,而是这玩意说白了就是一门超轻型迫击炮,说到底还是曲射武器。而李晓峰觉得既然武器排装备了轻型迫击炮,没必要在班组再弄个差不多的玩意。对于步兵来说,榴弹发射器的灵活性比掷弹筒还是要强点,可以曲射,也可以直瞄射击。 尤其是,如果参照美帝的40x46 sr低速榴弹做成一个系列,那将极大的丰富班组的攻击手段。毕竟掷弹筒是没办法发射破甲弹的,有了破甲弹,等于是增强了班组的反装甲能力(虽然很有限,但是对于那个时代的坦克和装甲车来说,完全够用了)。M.cOMIC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