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彦俦同样不在中军,他在西面(南唐军右翼)督战。正面的人马是整个剑南军最精锐的兵力,又装备了郭绍调拨的精良板甲,防御力极高;得到两侧的“角”和中军增援后阵线很稳。但西侧就有点顶不住进攻了,剑南军将士多半从蜀国禁军挑选出来,多年没有恶战,成都府失陷时也没打直接投降了……见血的时候少,稍微多死点人就要崩。 高彦俦亲率骑兵坐镇在战阵后面,想跑的人被阵斩了几个,其他人吓住了没敢轻易逃跑。又有中心骑兵源源不断增援上来,这才勉强顶住! 但能顶多久就不好说。高彦俦急于在周朝廷确立自己的地位,他本人是宁肯战死也不想战败,但下面的将士却没他那么急切的心思。 不过就算崩了一个角、也许还能挺一会儿,毕竟八阵豁口比较小。这也是高彦俦不用六花阵,排八个阵的考虑。阵角越多,崩了一个地方豁口越小。他这个用的不是八阵图,也许可以叫“八花阵”……诸葛亮用的八阵图变化太复杂了,后世一般人用不转,所以才会发展出更简化的六花阵。 高彦俦也心急,那林仁肇确实非浪得虚名,这么打下去,高彦俦觉得前景堪忧。 就在这时,终于听见有武将欢呼,援军来了! 高彦俦不顾仪表,踩着马镫在马背上站起来引颈观望,脸上大喜。郭绍来得太及时了,石坡山就在采石附近,距离此地二十多里路,竟然这么快就赶到。 第四百三十八章 采石之役(七) “为天下子民!”一句高亢的声音喊道。 又听得另一个声音大喊:“为郭大帅而战!”一片排山倒海的呐喊从前方随即传来:“杀!杀……” 姚二牛瞪圆了眼睛,看着前方的周军骑兵径直向对方大营涌了过去,马蹄声在原野上轰轰大响,仿佛岩浆在地里奔涌。姚二牛从来没想着为甚么天下子民,他只知道家里有十张嘴要吃饭……但在这种时刻,激昂的气氛在影响着他,在从众的心思下,他忽然觉得此时此刻己方很高大,血液在往脑袋里冲。 急不可耐就冲上去的那一片马兵似乎是控鹤马军直,史彦超打头。像郭绍、李处耘、史彦超、杨彪这些禁军上层的大将,普通士卒也知道名字的。 姚二牛所在虎贲军第三军本来是步兵,现在有马,叫做骑马步兵。他们在数百步外停了下来,行军时队伍有点混乱,武将们正在吆喝大骂着聚集人马整顿行伍。 “家中只有一个男丁的,到后面去!”张建奎骑马刚回到这里,粗莽的声音便在大喊,“战死的家里有抚恤,每年活着的兄弟会给你们烧纸。” 姚二牛拍马想跟着离开前列的士卒到后边去,不料正好被张建奎发现。张建奎冷冷道:“姚二,你家就一个男丁?” 张建奎是指挥使,手下五百人,姚二牛比较倒霉恰好被指挥使认得。姚二牛被点名质问,顿时引来周围的士卒鄙夷嘲弄的目光,张建奎的神色也极不友善。他的脸顿时红了,心下觉得十分羞愧,也没多想,赶紧灰溜溜地回到前面原来的位置。 他不敢说家里的状况,禁军武夫是卖命杀人的行当,推崇强者,装可怜会被人厌恶罢。既然一大家子人只有姚二牛一个青壮,还到禁军里来干卖命的活?但是不干的话,姚二牛实在想不出干什么能养活那么多人。 就在这时,北边的南唐军后方殿后的马兵向侧翼增援上来了,姚二牛眺望时,看到左边很多敌军马兵正冲出来。 一骑疾奔而来,那是张建奎的亲兵,大喊道:“董将军令,前面的第一指挥出动后,第二指挥张建奎部立刻跟上,照原定战术作战!” 张建奎转头大喊道:“准备上了!” 排头的十将赵昆道:“先拿好投枪,听上头的话换兵器,没叫下马就骑着。”姚二牛赶紧从背上取下一支木杆的短小投枪,和大伙儿一样准备好,这些过程都训练过无数次,他倒是很熟练。 张建奎的声音又道:“单数指挥是向左阻击援军;咱们是径直向前,配合前锋的侧后翼。都记住了!不明白的就跟着各自的将领走,只要不逃跑就不会犯军法!十将死了,副将立刻暂领十将,大伙儿都听最高职位武将的军令。” 说话的时候,前面那股人马已经开始向前跑。于是姚二牛便跟着众军一齐拍马前行,先是慢走,渐渐就跑起马来。 马蹄轰鸣声、呐喊声、远处的杀声,耳边闹哄哄一片,比赶集还要喧嚣。姚二牛在第一排右侧,第一排中央带头冲锋是本都军使。他回头看了一眼,便看到了中间的一面刺绣老虎旗,上面有本指挥的番号字号,后面的马队保持着速度一起跑马,前面的人不敢停,只能向前跑。 果然m.COmiC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