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是……” ……当天不久后,忽然从山上和巫溪对岸来了很多人,却是很多山民,男女老少都有、很多人甚至穿兽皮的和野人一样,说是周军要发粮赈济,来担粮的。郭绍记起来自己真说过那话,遂下令让他们呆在城外,下令开县衙的粮仓放一部分粮。 这时董遵诲派人来报,蜀军把瞿塘峡江边的栈道给烧毁了,长江两岸都是大山无路可通,水师也难以通过,有一段险水必须要纤夫拉船。 郭绍写了军令,让董遵诲组织工匠抢修栈道。栈道是在石壁上打孔,然后以木料镶嵌进去修的桥,走起来十分吓人,不过总算是一条路。蜀军能烧掉木料,但石孔是不好破坏掉的,重新修缮比新开栈道耗费小。 大军一路几百里,道路难行疲惫不堪……栈道又过不去,郭绍遂下令全军在巫山县休整;一面派人向当地官吏询问周边地形和别的道路。 军中有一些伤兵,还有不少生病的人,大概有水土不服、偶然风寒、还有晕船造成的。这时的军队都不会带太多郎中……以前郭绍在高平之战后与一群受伤的伤兵在一起,随军“郎中”居然是左攸。郎中一般在当地找,郭绍也不例外,下令巫山降官找郎中给伤病将士治病。 降将李峒率一万大军在巫峡投降,又劝降了巫山县城池,很得郭绍嘉奖。他的降兵被用船陆续运到江陵府,成了光杆之后完全没有俘虏待遇,时不时还能像周军将帅一般在郭绍跟前出入。 郭绍也愿意和他说话,借以了解蜀军的情况。今天郭绍却没有问军务,刚去看了那些伤病,就想起一个人来,问李峒:“李将军不是巫山县的人?” 李峒道:“末将从成都府来,跟着王昭远,是王昭远带的东路援军。” “原来如此。”郭绍微微有些失望,随口道,“你知道巫山县有个叫‘巫山圣手’的人?” “知道啊!”李峒道。 郭绍诧异道:“连成都府的人也知道她的名声?” 李峒摇摇头:“我是在夔州就听说了,因为传得太神乎。比如有一件事,说是山里有一家的媳妇病死,家里人已经披麻戴孝办丧事,人都装进棺材了。那巫山白姥在山间采药路过那里,想讨口水喝,进去一看,就说那媳妇还治得活。一治,嘿!真活了,您说神不神!” 郭绍听得面露笑意,看着这武夫吹牛的模样,哪里有战败者的样子? 降将又道:“这事儿郭大帅把巫山县令叫过来问,他在这里当了好几年官、一直没机会升迁,肯定对当地的事很清楚……就是上午在城门口跪着嚷嚷那文官儿,说什么为了全城百姓那人,和他俅关系!又不是他守城,降不降都无关要紧。” “甚好。”郭绍点头道,回头看了一眼左攸。左攸微微点头:“主公稍等,我去问问县令在何处。” 第三百五十八章 旧城暗香 清晨的薄雾笼罩在这座山中小城里,街边的石板缝隙里还长着杂草,草叶子上的露水还没干,蜀地的空气着实要比北方湿润不少。 远远传来了鸡鸣狗吠。朝阳的光线透过潮湿的雾气绵软无力,照射在低矮陈旧的建筑上,郭绍看着面前的光景,倒有种看一张旧照片般的错觉;那空中飘来的点点花瓣在苍白的天空上印出来的黑点,如同照片照片曝光的斑点瑕疵。 郭绍和一众随从步行走得慢,他正在看这里与别处不一样的风景。也许这辈子就只到这里一趟,虽然是为了打仗,但偶然稍稍闲下来他还是对风光很有兴趣。现代那些人,为了旅游愿意掏出辛苦工作所得的大笔收入来支撑,这本身就是一件有意思的事;这个时代交通不便,旅行更不容易,若不是因为到这里来有正事,郭绍跑来作甚? 一片花瓣飘落在郭绍的肩膀上,他不禁转头看,那花瓣落在铁甲上,却有一种很特别的感觉。郭绍心细,伸手拈起那浅红的花瓣,看了一番竟认不出是什么花,遂放到鼻子前闻了一下。 郭绍抬头看空中的落花,这时便见迎面一个小娘轻轻扭着腰走过来。她在东边,背着阳光的方向,走在纷纷扬扬的花雨之中,这副场面竟让郭绍微微一怔。 那小娘穿着麻布外衣、戴着帷帽,看不清楚脸,不过郭绍能感觉她正盯着自己看,因为她的头微微偏着,脸正对着自己。 郭绍眼尖,主要是见识过好些非常漂亮的美女,所以无论女子穿什么,他一眼就看得出来前面那小娘身材很好。在这山区M.CoMIc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