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美食从和面开始

第1524章 烤鸭【二合一】


    京城的各种美食中,要论能承担京城脸面的菜品,那自然非烤鸭莫属。

    这道美食不仅历史悠久,而且上过无数次国宴,甚至曾经一度还是招待外宾的压轴大菜。

    据说烤鸭是明朝朱棣时期从南京传到北京的,然后就在京城安家落户,并且有了区别于南京烤鸭的新吃法。

    南京烤鸭的做法被称为焖炉烤法。

    具体的做法为,在烤制时先将秫秸等燃料放入烤炉中燃烧,待烤炉内壁烧热到一定温度后灭火。

    然后将鸭子放入烤炉内,关闭炉门,凭借炉壁的热力将鸭子烘烤而熟。

    整个过程鸭子不见明火,中间不打开炉门,不转动鸭身,一次放入一次出炉。

    因焖炉使用炉壁余温烤制,空气湿度大,耗油量小,使得做出来的烤鸭脯肉喧腾,皮香肉嫩,不管是鸭皮还是鸭肉,吃起来都非常美味。

    创立于明朝年间的便宜坊烤鸭,用的就是焖炉烤法。

    到了清朝,京城的烤鸭师傅,在焖炉烤法的基础上,创造性的发明了挂炉烤法。

    挂炉烤法用的烤炉没有炉门,使用硬质果木为燃料,这种燃料耐烧、无烟,燃烧后有一种清香。

    各地一些卖烤鸭的店之所以会冠名果木烤鸭,原因就在于此。

    挂炉烧制时炉膛是开放的,鸭子入炉后,要用挑杆有规律地调换鸭子的位置,以使鸭子受热均匀,周身都能烤到。

    挂炉烤鸭的鸭胚受热均匀、强烈,皮下脂肪已经融化,烤制的鸭子皮脆肉嫩。

    相对于焖炉来说,挂炉烤制的时间更短,鸭肉成熟得更快。

    这使得鸭皮的色泽更加诱人,口感也更加酥脆好吃。

    不过挂炉烤法对烤制师傅的手法要求很高,因为挂炉烤制的时候,为了让鸭子受热均匀,需要不断的变换鸭子的位置。

    没有一定经验的师傅,是做不到这一点的。

    另外,挂炉做出来的烤鸭虽然鸭皮香酥诱人,但因为烤制时间短,烤炉中温度高湿度低,所以挂炉方式做出来的烤鸭,鸭肉多少有些发干。

    在吃的时候,必须连皮带肉一块儿吃,这样才能弥补鸭肉水分不足这一缺点。

    而且刚出炉,就得趁热赶紧片好,再赶紧端上桌,稍微迟一下,鸭皮的口感就会从香酥变成皮软。

    这种对技术要求高而缺点也明显的做法,按理说不该盛行起来的,但这种做法却碰到了当时京城处处讲究规矩和仪式感,以此来彰显自己很有文化的八旗子弟。

    这下,算是金风玉露一相逢,彼此对眼了。

    挂炉烤鸭的整个制作过程,都透露着规矩和仪式感,再加上同样仪式感十足的吃法,这让八旗子弟爱得不行。

    这种讲究仪式感的做派流传很广,哪怕到了晚清时期,八旗子弟彻底没落,他们沦落到只能吃炸酱面的时候,也会摆上七碟八碗的。

    嗯,人可以穷,但仪式感却不能少。

    徐拙挤到大家面前的时候,那几位负责做烤鸭的师傅,刚讲完焖炉烤法和挂炉烤法的区别。

    见到徐拙过来,赶紧停下来打招呼。

    徐拙对他们说道:“光这么干巴巴的说没有什么说服力,大家听得也提不起劲儿,这样吧,这会儿动手做算了。

    让大家看咱们制作,这样更直观,更能加深印象。”

    他的话让面前的年轻厨师连声附和,光听的话,确实难以让人代入进去。

    而且这么空泛泛的谈着,说完后很容易忘记。

    大家唯一能够记住的,大概就是几个厨师调侃八旗子弟穷讲究的话。

    徐拙的出现,让大家很是感兴趣。

    不光因为他是老板,更主要的是,他们很想知道徐拙会不会做烤鸭。

    从开始上班到现在,徐拙在后厨几乎什么都精通,连店里的老师傅都赞不绝口。

    但徐拙从没有做过烤鸭,这几乎成了大家每天都关心的事儿,甚至网上也有粉丝吵着让徐拙做一次烤鸭。

    这就是大家的猎奇心理在作祟,你越是不做什么,他们就越是想看。

    现在,徐拙主动参与这种年轻厨师培训,让大家很感兴趣。

    而原本正在M.CoMiC5.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章 美食从和面开始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