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并没有多说话,只是跟清辞讲起她这几日,从儿时好伙伴哪里听来的村里的趣闻。 刘秀云讲了半天了,见清辞一点反应没有,不禁怪道:“跟卫昭吵架了?你如今这性子,沉稳又懂事,还能跟旁人吵起来呀?想当年,你若是犟着脾气,谁都得低下身段哄您......” 清辞反驳道:“哪有您说的那样。” 刘秀云连忙改口:“是是是,您一直都是懂事听话的,什么犟脾气,都是阿婆瞎编的。” 清辞说不过刘秀云,索性垂下头不再多说,过了好一会儿,许是拿不定当时到底谁对谁错,便讲了出来。 “阿婆,您来评评理,我只是关心他问几句,他怎么还闹脾气了呢?”她想了好久也没想出所以然。 刘秀云听完,反倒是笑了:“卫昭跟你在一起时,可曾抱怨过他的家庭?” 清辞摇摇头。 刘秀云又道:“这就对了呀,小孩子都是敏感的。他从来都不说,证明他最在乎的往往就是什么。您越是问他家里发生了什么,不越是往人家伤口上扎刀吗?” 清辞有些说不出话,她的本意并不是如此,可是细想,刘秀云说的也很有道理。 “更何况,我瞧着卫昭那性子,最避讳的就是别人看低了他,别看他只是个小孩子,心思可一点不少呢。” 清辞本舒展的眉头打成了一个结,语气也低低的,像是在为自己辩驳什么:“可我又没看低他。” 刘秀云宽慰她:“你是没看低,话也没错,卫昭那孩子太敏感。跟他相处,短些还好,久了会很累的。” 清辞听这话便不乐意了,她想起卫昭每次见她时瞬间湛亮的眼眸,这次的声音大了不少:“什么累不累的,说几句话而已。他不喜欢听,那我以后不问了就是。” 第11章 、第 11 章 清辞想明白了,也就不再纠结了。她仍旧每日做自己的事情,想着找个时间跟卫昭好好说说。 毕竟是个小孩子,哄一哄就好了。 没等清辞去找,卫昭又来了。 几天之内,他来了不下五六遍,总是借口量的尺寸不对,要重新量。 期间清辞想要主动找话说,他又一溜烟地跑远了。 大抵是觉得为难情吧。 刘秀云见到了,也只是笑笑:“当时看见卫昭,觉得他虽然一双眼睛生的好看,给人感觉却冷冷的。没想到接触下来才发现,就是个孩子。” 清辞想起卫昭生闷气时一声不吭的模样,偏偏又憋不住气似的整日在她面前闲晃,“本来就是个小孩。” 刘秀云却道:“不小了,十岁了。转过年就十一,算是个小少年了。” 清辞却不觉得:“再大,能比我大?在我眼里,就是个小孩儿。” 清辞面前摊着一块灰布,上面是她昨日去河边采的野菜。她把袖子挽起,将野菜的烂叶摘掉,又在水里洗了一遍,便放在石臼里捣碎了些。 刘秀云见了,好奇道:“你这是从哪儿弄的?” 她虽然是乡下妇人,但常年在孟家当乳母,对乡下的事也有些不懂了。 更何况现如今年纪大了,清辞又在家中存了些小米,虽说家里并不富裕,但也到不了肚子饿的去吃野菜树根的地步。 况且清辞的嘴巴算是挑的,早些年来乡下时,曾经因为吃的难以下咽,偷偷地哭过。 清辞不说,还是刘秀云半夜起来看到的。 但她们没有任何好办法,穷就是这样,想吃好的穿好的,但就是没法弄来。也很是无奈。 后来清辞习惯了,但胃口越来越小。M.cOmIC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