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有些阴暗,中午时分还是阴彤密布,明显一副要下雨的样子。 部落营地里的首领们不由抬头看看天,心情也被沉重的阴云缓缓圧下来,让他们感觉都有些难以呼吸。 一队队装备精良的明军将士来到了城墙上,在严明的号令下,从容干练地接替了原本驻防的战士。从旗帜上判断,这是英国公张懋率先到来的部队。 他们没有大张旗鼓,可换防的一举一动,却牵动着达延汗和部落首领们的心。 果然,明朝的援军来了啊...... “只是,这人数儿是不是少了些?”站在长城下五里地方的部落首领们,眯着眼睛努力向长城上望去。认真的神情和满腔的关注之情,比在家等候丈夫金榜题名的妻子,还要忐忑不安。 “不用数了,这次他们大概来了两万人马。” 和硕特旗主有些鄙夷地望了一眼,身旁提出这个愚蠢问题的辉特旗主,道:“没看到昨夜的布条上说,大明此番援军是要分进合击?也就是说,他们要分批、陆陆续续地抵达这里......” 辉特旗主一下有些脸红,就觉得自己该加强一下文化素养了:如此简单的事情,竟然还需要别人特意解释一番,实在在让其他部落首领看了笑话。 果然,到了第二日清晨,又有一大队援军到来。这次明军所持的旗号,乃大明保国公朱晖。 他们又换下了昨日英国公的部下,鹰扬虎视地看着城下的部落联军,各个精神状态饱满,明显对接下来的大战充满信心。 第三天、第四天、第五天......援军真的是在陆陆续续抵达。 部落首领们估算了一下,四天的时间里,大明已增兵七万人了。算上之前长城就有的不到八万人,人数已然达到了十五万。 十五万对三十万,已然有了主动出击的资本。更不要提,此番大明援军还带来的大量的辎重补给,后面还有五万大军继续向着延绥方向开进。 当然,这些都是他们以为。 他们根本不知道的是,这些兵士来来去去,其实一直都是那两万援军。只不过身上的盔甲和旗号,来回换个不停。 “叔父,这就是你所说的无中生有之计?” 望着军营里那些忙碌换装的援军,王守仁服了,彻底算是服气了,恍然道:“没错,那些蒙古部落首领隔着老远,根本看不到士兵的容貌。加之他们先入为主,自然不会怀疑这些援军会有假......” “嗯,这也是我为何从花马池一直到府谷县,故意之布防两万人的原因。一是两万人足以防守好这一线,二来便是早知晓援军有两万人,方便蒙蔽那些部落首领。” 话音落下,身为哲人的王守仁却又沉默了。 许久后,他才抬起头望向天空的繁星,问出了那个困扰他不已的问题:“叔父,你是如何想到这条妙策的?” 这一次没有他人打扰。而且,王守仁还向后挪了挪,封住了何瑾逃走的退路。 不过,此番何瑾却智珠在握,道:“守仁啊,世间之事虽来者不可追,却知古可鉴今。汉末时期董卓入京,不就是用了这等计策,唬得袁绍那些雒阳士大夫一愣一愣的?” 王守仁清亮的眼眸眨了一下,他自然也是博古通今之人,当即想起了这个故事。如此一来,何瑾的灵感来源的确有了合理解释。 可毕竟乃继往开来的大圣人,他也当然不会这般轻易被哄住:“那叔父为何又想到了,之前给那些部落首领们写信,让他们先入为主呢?” 一旁正暗自得意的何瑾,一听这个问题顿时脸又僵了:呃......大侄子,咱能不刨根问底吗? 我能告诉你,这个灵感也是历史上你想出来的? 当然,这样说其实也不正确。毕竟兵者诡道,古代打仗虚虚实实的事迹多了去,何瑾真瞎编一个,也是能有模有样的。 但是,这不是重点。 重点是何瑾当时就怒了,吼道:“大侄子,你能别这么死心眼儿行不行,你是十万个为什么吗?” “当圣贤这种事儿,之M.coMIc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