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穿越古代做夫子

穿越古代做夫子 第230节


站在这里的夫子,都觉得自己不属于上述条件,所以楚辞还要关闭他们的村塾,属实无理。

    多了这样一份底气,又倚仗着人多势众,这些夫子竟然拒不进入提学司,就要楚辞出来。

    楚辞明白他们心中所想,不就是怕他们进了衙门之后会遭到他的打击报复。然而楚辞心中坦荡,他们要求出去解释,那便出去就是。

    那些夫子见一群身着官服的大人们朝这边走来,立刻认出了最中间眉眼俊秀的那一位就是楚提学。他们有些不甘愿地行了个礼,待楚辞叫起之后,立刻质问道:“楚提学,吾等一直对您敬佩有加,为何你却要断吾等生计呢?”

    楚辞问道:“敢问你们是从何处得到的消息,说我要断你们的生计?”

    “大家都这么说,而且我们也亲眼看见了您派去的人正在几村相邻的地界挖土,那些干活的人都说了,这是您吩咐修建的新式学堂。新式一出,咱们老式的自然就无容身之地了。可怜吾等一生都在为孩童启蒙谋划生计,临到老时却连自己的饭碗都保不住了。”说话的老夫子忍不住热泪盈眶。

    他们这一生不上不下,但好歹也靠着读过的几本书为自己谋了个生计,要是这生计保不住了,他们真不知道自己还能去干点什么。

    “老先生何出此言?楚某何时说过要将你们从学堂驱逐出去?”楚辞对这些当了一辈子夫子的老人还是很有好感的,先不管他们是因为哪种目的成为夫子的,就说他们能够数十年如一日的为村里的孩子播撒文化的种子,启迪他们幼小的心灵,教授他们做人的道理,就值得他尊重。

    楚辞说道:“本官本打算在新式学堂建好之后再召集各位宣布这合并一事的,但是现在你们已经来了,那我就先解释给你们听。这新式学堂确实是楚某让人修建的,合并村塾一事也是势在必行的。可合并的含义分明是除了学子,夫子们也一同并入其中,并非是你们想象的那样会将你们驱逐出去。楚某这样做的目的,既是为了让大家更加的轻松,也为了你们的学子能够学到更多的东西。”

    这些夫子们有些不理解,全都用一种疑惑的眼神看着楚辞。

    “各位夫子所在的村学之中多则二十三人,少则十几人。这些人你们要从早坐到晚守在旁边监督他们读书练字,长期下来,各位的肩颈应该都出现了一些问题吧?若是继续下去,恐对身体造成极大负担。进入新式学堂后,你们坐班的时间都会减少,多出来的时间可以走走看看,缓解身体疲劳。”

    “再者,孔子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孩童们是最易被影响的,他们若只跟着一位夫子学习,其思想必然受到限制,时间一久,难免眼界变窄,犹如井底之蛙,再听不进旁的想法。进入新式学堂之后,他们可以博采众长,接受到不同的思想,有助于他们更快的成长。”

    “最重要的是,各位的束脩不会因为新式学堂的成立而降低分毫,可见成立新式学堂有百利而无一害。本官实在想不通,各位不同意的理由是什么?”

    第359章 急件

    夫子们闹事的事, 就这么不了了之了。楚辞也没有责罚他们,只批评了几句便让他们回去了,法不责众是一个原因, 不想让背后乱传谣言的人有机可乘又是另一个原因。

    不管他们是因为什么目的造谣, 楚辞都不会让他们得逞。有招数尽管使出来便是, 接不住算他输。为了震慑他们, 楚辞调动了一些衙差下县走访, 查找流言的出处。

    背后的乱传谣言的人不知是不是被楚辞的雷霆手段吓了一跳, 全都龟缩起来,在之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都没有再出来作祟。

    新式学堂因为人力物力的投放渐渐有了雏形,楚辞巡查几次之后,通知下级各处的官员可以开始春季招生了。

    刚开始楚辞还想过要不要效仿现代来个秋季招新生, 可是思来想去,还是决定按照古代的方法去做。百姓们讲究有始有终,在他们看来,年初入学才是正常的。

    有了去年的招生实践, 今年底下官员们都积极了许多,他们也认识到了学子增多的好处, 这也是他们业绩的一部分。

    一月下旬, 招生工作结束。除了一部分家里实在说不通的, 其余适龄孩童大部分都报名入学了。原本因家庭贫困无法入学的,因为楚辞的政策都有了上学的机会。在束脩这方面,楚辞给的界限十分宽松,家里有钱的就交钱, 打渔的就交鱼,种地的就交粮食,都没有的交柴火也可以。

    所有东西都收集起来由提学司统一支配, 官办学校的束脩由官府一力承担,不够的都由提学司出钱补上。

    有了这么一笔庞大的开支,各方面分薄之后的玉融丸的利益便显得有些捉襟见肘了。目前来说,还是漳州府的玉融丸最为正宗,但它做工到底简单了些,几个月的功夫,市面上就已经出现了仿品,虽不能喧宾夺主,但到底也影响了一些玉融丸的生意。

m.COMic5.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页 穿越古代做夫子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