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代导演在国内基本为‘地下’或者没什么人看,为什么却能在国际电影节上屡屡获奖? 全世界电影节有好几百个,大小不论摊下来,一年下来一天一个都不止。 所以,只要片子不是很糟糕,不怕搭上路费报名费,影展报得特别勤,总会撸到奖的… 这个是真的,帅导的《闯入者》欧洲三大全都报名了,只有威尼斯电影节接纳了他… 第六代如果将其视为松散群体的话,整体风格还是偏艺术电影的,比较合影展口味。 至于东西好不好,很难讲。 即便是三大,因为是评审团制,所以也难免出些个怪胎。 比如王全安拿了柏林最佳编剧银熊奖的《团圆》,剧本真心烂出翔… 除了基本的艺术性,还有国际电影节的运作体系和权力机制,它们有不停发掘中国电影的内在需求。 世界电影市场已被好莱坞统治多年这是个不争的事实,欧洲电影节的意义在于,它建立起一个用来保护所谓‘艺术电影’的体制。 这个体制的基本立足点,其实还是传统的欧洲艺术电影,但同时,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它也在尽力拉拢来自第三世界的电影新兴国家,借此保持和好莱坞的平衡! 你可以说这个体制是在对抗好莱坞,但它也非常依赖好莱坞,双方是一种很微妙的互补。 如果按地域来分,出现在欧洲电影节上的电影,总是以下三类:最主流的一类就是来自欧洲本土的艺术电影,其次是半好莱坞的北美独立电影,再次才是来自亚非拉的第三世界电影,亲疏一目了然。 一般来说,小国艺术电影经常比好莱坞大片更依赖海外市场,而欧洲电影节在小国艺术电影的全球推广网络中处于枢纽地位。 于是,来自第三世界欠发达国家的电影只有让自己看上去越来越像欧洲传统艺术电影,它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也许它并不想这样,或者没有意识到是这样,但欧洲电影节在建造艺术电影经典殿堂时拥有的无与伦比的话语权,让这些演变成了潜移默化的事实。 所以,后世,中国电影不再依赖海外市场之后,很多电影人再也不拍欧洲式的电影了! 你拍了,除开那一小嘬人,也没有人夸奖你,何必呢? 目前电影行业的变化很明显,拿奖固然是一个很好的因素,但是否对市场流行的胃口,是否能让人花钱,这才是核心。 拿奖的导演,如果不能为主流意识所认同,不能为市场票房所认同,再拿奖也只是供起来的份,甚至反而悄无声息… 说到底,第六代导演面临的时代不同,观众可消费的选择更多了,对于电影娱乐性的要求更高,这与电影行业本身对艺术性的追求是有一些冲突的。 《红高粱》那个时代,群众没啥选择,有个拿奖的片子就当个大事看。 现在看看预告片不满意,回头看美剧韩剧去了,哪里有时间去经受精神熏陶? 所以,拿奖的影响力肯定不如过去! 别说艺术类电影,商业类电影又何尝不是如此,《少林寺》那种5分钱一张票还能整出1亿票房,观影人数过10亿,现在再也没有了… 片子当然好,但现在谁还去进影院狂刷10遍20遍啊? …… 六代齐出,不止是业内震动,就连电影学院整个班级都在讨论: “我当时就是喜看了张源的《燕京杂种》、《东宫西宫》才决定考的电影学院,不过,我有点担心他要是被解禁了,还能拍的出好电影吗?” “放心吧,这帮人都很才华的!” “对呀,还有贾章柯的《小武》…” 电影学院的学生,尤其是导演系的学生,对第六代特m.Comic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