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的著作当中,“天下”这个词总共出现了267次,并且大多都是以“霸天下”“强天下”“一匡天下”这样直白的词汇形式出现,即表明了他对于大一统路线的思考: ——动用暴力手段。】 孝公:…… 孝公:? 等会等会等会—— 这个画风,不知道为什么, “好眼熟啊。” 简单粗暴,他喜欢。 坐在一旁的商鞅却笑了起来,直到孝公转头看他,才反问道:“鞅当年说公,难道不也是到了阐述霸道的时候,公才愿意倾听吗?” 什么帝道王道的,那种太宏大的东西,他们老秦人压根不感兴趣啊! 天幕还不忘紧跟上一句,加深商鞅这句调侃话的力度。 【所以,这样的理论,当然会让嬴政看完他的论著之中,就不由发出“嗟乎,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这样夸张的感叹,乃至于愿意为了韩非直接向韩国发兵威逼。 毕竟咱老秦人,主打的就是一个功利实用主义啊! 能动手就绝不多bb!】 嬴渠梁:端坐.jpg “这,这证明政儿果然有我们秦王风范啊!” 什么叫做一脉相传的亲祖孙啊! — 嬴政:。 被功利和实用两个评价砸中的始皇帝,又忍不住回想起此前后世人讲罗马时候他冒出来的想法: 其实,他觉得,他们大秦除了动手以外,也可以学着多动动嘴皮子的。 #救救大秦文化事业建设# 【韩非的思想是如此,李斯的思想自然也不遑多让——毕竟他们共同的老师荀子,也曾经就这个话题做出过“人主者,天下之利势也”的论断,认为一个合格的君主,就应该要有管理天下的野心。】 儒生:…… 所以说啦,荀子真的不像他们儒家的人啊! 能教出这样两个法家著名人士的学者,他们儒家保持怀疑很合理吧! 【只不过,韩非是韩国的王族子弟。 因为这样的出身,哪怕他有些口吃、不善言谈,也足够他在乱世中得以安身立命,最后走上著书立说的道路。 也因为这样的出身,他一直坚定地想要复兴韩国,坚决不愿意事秦。 《史记》里讲他最后的结局,说嬴政通过攻打韩国让韩王把他作为使者送到秦国,却并不信重他。后来因为劝谏嬴政先攻赵缓伐韩,而被李斯姚贾诋毁,于是下狱审讯,最后被李斯送去毒药命令自杀,留下嬴政追悔莫及。】 嬴政:? 李斯:?m.ComiC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