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颇显阴刻。 与他同行的,乃相州郭谨、沧州王景、贝州李殷。就在方才,刘承祐再召诸节度进宫,温言抚慰一番,东拉西扯,然后商量了一下移镇的事。 关右诸节度,此前趁着西征平叛刘承祐给调整了一番,此一回,他又将主意打在了河北藩镇上。这些节度,基本囊括了大部分河北方镇。 将这四镇节度,给两两调换了。 不过,河北诸藩,最重要的魏博、成德二镇,刘承祐暂时没有动作。他欲调整,可不想调乱。 魏博那边,虽有心将老丈人高行周换个位置,却也不急。至于成德军,刘承祐原本有心将张彦威召回东京统帅禁军,但一时间找不到放心的合适的替代者,作罢。 魏博、成德二镇不动,刘承祐也就能放开手,对其他节度进行职位调整。 而刘铢、郭谨等人,也都不傻,当然明白皇帝此举的用意。但是没办法,在殿上,还没人敢当面顶撞拒绝,结果就是都捏着鼻子认下,离京即赴任。至于家小财产,则由新任节度遣人护送。 殿上不敢反对,但出宫后,敢当着人前,口出怨言的,也就刘铢这一人了。 “刘公需慎言啊!”郭谨似乎想起了当日刘承祐对他的训诫,闻言劝道:“左右都是节度,天子也未降我等职勋,安然受之即可。” 这郭谨倒是看得开。 闻二人交谈,贝州节度李殷与沧州节度王景对视了一眼。同是武臣,李殷倒显得沈厚谦和:“天子手擎苍穹,掌御天下,既有命,我等奉诏执行便是。” 说着忍不住咳嗽了几声,观其面色,似有不佳。 在其侧,王景的气度则更佳,平静地刘铢,淡定地抚着花白的胡须:“天子对我等也算礼重恩下,为人臣者,岂有怨言?” 刘铢本以为,自己这番感慨,会引起共鸣,没曾想,这三者,竟是这般反应。扫了几眼,面皮抽搐了下,轻哼一声,拂袖而去。 见状,郭谨赶紧跟了上去,口呼刘公。他要与刘铢职位对调,他要商量下家眷的事。相州距离近,他是打算先行回相州,领着家小,直接去青州上任。家眷他倒不是特别担心,以当下渐稳的局势,还没有谁会无故去招惹,最主要的,还是他在相州经营的“家产”,想来这一点,与刘铢也是有共同话题的。 王景与李殷二老将,慢悠悠地同伴落在后边,王景朝李殷一拱手:“李兄,沧、贝二镇州军事,你我二人还当交接清楚啊。另外,我那些家眷,还烦劳兄到任后照料一番了!” “那是自然!” 对河北的节度,刘承祐大胆动作,而府州来的折从阮,刘承祐则没那个意思,甚至从一开始就没那个想法。府州这个地方,可不是随便换个人都能玩得转的。 另外,还有个郓州节度慕容彦超,此番进京节度中,就属他最特殊。 “皇叔,此番进京,就在东京多多待一段时间吧!”虽然心里对这个“皇叔”的作风行为不喜,但表面上,刘承祐看起来仍旧带着善意。 慕容彦超这个人,论文治,论武功,都无甚可称道处。在郓州任上,也乏善政。他最臭的名声,大概就是贪财了,没有多长的时间,已然敛下了一大笔家财。 不过,慕容彦超倒不是没有任何优点,善断案辨狱,在郓州可处理了不少案子,但是,未尝有一狱案,不谋私利。 地方的官吏,虽然慑于其威与身份,不敢轻易检举,但这么久了,哪怕在东京,刘承祐留对他这个皇叔的“事迹”也有所闻。 此时,闻刘承祐之言,慕容彦超那双嵌在黑脸上的眼珠子转悠了两圈,观察了一会儿这个晚辈的表情,随口道:“原本我是想东归的,既然官家开口挽留,我便在东京多待些时日吧。左右天寒,行路也不方便。” 慕容彦超一副很给刘承祐面子的样子,对此,刘承祐也不以为意。 “先帝晏驾近一载,丧葬之礼仍未全,睿陵已然修建好,朕欲开年尽孝事!”刘承祐瞥了他一眼,淡淡道。 闻言,慕容彦超反应过来了,立刻十分严肃地道:“届时臣要为先帝扶柩护陵!” “皇叔有心了……” 原本,刘承祐是想同慕容彦超聊聊郓州军政事的,但是,考虑过后,按捺住了,终究没提。不过他提都不提这茬,也就基本代表着,他不欲放其回去了。 第130章 监察系统的变动 lt;div style=quot;text-align:cent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M.CoMIC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