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第884节


  何毅顿时满意的点头,至于刚才王浩的讽刺性夸奖,他直接选择了忽视。

    何毅的想法确实让王浩找到了新方向。

    他们之前所做的工作一直都是简化设备,修正完善同向电流的理论和构造,主要因为确定了同向电流和s波直接相关。

    问题在于,和s波具有相关性的构造,不一定只有同向电流,也许其他的构造也能起到作用。

    现在设备的底层构架中,已经没有和具有相关性的构造了,但他们可以研究添加构造,也许就能找到研究的突破方向。

    想到就做!

    王浩马上召集了所有人,开启了新一轮的‘设计会议’,让每个人想一种添加新构造的方案。

    这种研究模式,大家已经非常熟悉了。

    他们要做的就是以理论为基础,开拓思维去进行设计思考,然后到会议上就说明自己的想法。

    当进入到熟悉的模式以后,大家都对于研究变得非常有信心,也让刚加入研究的黄明昆非常疑惑,他完全搞不懂为什么要这样去做。

    每个人拿出设计方案?

    他都被包含在内……问题是他什么都不懂啊!

    这里面牵扯的理论太复杂了,黄明昆拿了一份理论资料,只是扫了一眼就感觉头都大了。

    黄明昆感觉自己面对了人生中最困难的工作,其困难程度类似于在上小学的时候,有老师让写一份黎曼猜想的证明当家庭作业。

    这怎么完成?

    黄明昆坐在办公室里,对着一大堆看不懂的符号都有点想哭的冲动。

    实际上,他可不是唯一抓头皮的人,其他人的感觉也非常类似,因为他们也同样不知道该怎么做。

    何毅也是如此。

    何毅比黄明昆强的地方就在于有经验。

    他去理论组查看别人的‘作业’,发现自己完全看不懂原理也根本不在意,他去找了反重力构造图。

    何毅对于反重力技术研究还是很深入的,基础的构造原理都清楚。

    他找了两个‘适合’的部分,有点决定不下来,“这一部分和材料半拓扑结构直接关联,决定了反重力场的‘凹面开口’方向。”

    “这一个类似于环形线圈的设计,则是稳定性控制,保证释放稳定……”

    “用哪个部分呢?”

    他思考着摇了摇头,“还是第一个比较靠谱,本身和半拓扑结构相关联。”

    何毅做出了决定顿时就轻松了很多。

    他可以到会议上说是‘反重力构造’来到的灵感,能决定反重力场‘凹面开口’方向,自然也有可能控制s波后续影响方向?

    在完成了‘作业’以后,何毅翘起二郎腿喝了口咖啡,就注意到对面正抓着头皮的黄明昆,顿时问道,“黄教授,还在为方案为难?”

    黄明昆郁闷道,“是啊,我连原理都搞不懂,何院士,你能给我讲讲吗?这些资料,完全看不懂啊!”

    何毅用力扯了下嘴角,别说是黄明昆了,他也根本看不懂理论!

    理论组研究的s+、s-波,其复杂的数学构造难度已经超出天际,除非是从最开始就跟着研究,还必须是顶级的理论物理学家,否则短时间不可能搞明白。

    何毅当然不会说自己不懂,他毕竟是拿了诺贝尔奖的院士,全世界公认的顶级物理学家。

    他低头看着自己的‘作业’,说道,“黄教授,我肯定是知道理论的。但是,理论太复杂,短时间想弄明白也不容易……”

    “对、对!”黄明昆用力点头。

M.coMIc5.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页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