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飞行器自身的雷达也会受到影响,开启后也无法收到信号反馈,但对比其他隐形手段实在强出太多了。 王浩和何毅讨论一番,都觉得可以研究一下。 然后就开始召集人手了。 这并不是一个非常庞大的项目,就只是在横向反重力场内添加磁场发生装置,难度就在于磁场发生装置的设计上。 所以王浩找到了汤建军。 汤建军还在湮灭力场实验组,他收到消息说让去一下反重力性态研究中心,顿时感觉非常的激动。 核聚变! “一定是核聚变!” 王院士终于下定决心了! 汤建军当即乘车来到了反重力性态研究中心,见到王浩以后用力抓住他的手,“王院士,你终于要开始研究核聚变了!” “我们什么时候申报项目?现在怎么安排?我都听指挥!” “——?” 王浩愣了一下,很干脆的把手抽回去,还嫌弃的甩了几下,纠正道,“汤院士,不是核聚变……” “不是?” 汤建军就像是泄了气的皮球,一下子就没了精神,“不是核聚变,找我干什么!” “做个小研究。” 王浩道,“这个研究需要你的帮助。” “说说吧。” 汤建军语气有气无力。 王浩就和何毅一起说了一下,何毅还重点提到了技术的重要作用。 汤建军顿时来了兴趣,“你们的意思是,这项技术能让空舰飞行器做到隐形?” “对。” “好吧,那我参与。” 汤建军确定了参与以后,还不忘继续问核聚变的研究,“不过,王院士,你可要先和我说说核聚变,到底什么时候做这个研究?” “其实我也想做核聚变的研究,但现在基础还没打好。如果要确定项目……等技术成熟以后吧。” 王浩犹豫着给了个答案。 汤建军听罢眼睛都亮了,他理解的‘技术成熟’就是完善核聚变的容器,也就是制造出以金属超导材料为基础的f射线。 f射线发生装置,就是核聚变的完美容器。 现在他们以金属超导材料为基础,制造出的直流反重力场强度已经达到6.19%,若是向乾生所说的‘新技术’能行,直流反重力强度就能超过15%,也就能顶替高压混合材料。 这就达到了目标。 实际上,王浩所说的‘技术成熟’,可不仅仅是‘容器技术’,即便是‘反应容器’已经有了,还需要在‘容器’内做核试验收集数据。 首先还是依靠内部进行核裂变反应。 这样一则能继续研究f射线发生技术,二则也可以为进行更强烈核聚变反应打好基础。 另外,材料也非常重要。 ‘容器’可不止是强湮灭力场薄层,还需要外层的抗高热、高压性能的材料,强湮灭力场不可能吸收所有的能量,大部分能量还是要转化为功率的,正常应该设置在中间层,起到阻拦高热传递的作用。 内层,还是要有抗高热的材料或设计。 此外能量传输上也需要抗高热、抗湮灭力场作用的材料,两个方向入手都必须研究升阶材料才能达到标准。 ‘技术成熟’的另一部分,就是升阶材料的研发。 有了容器技术和材料两方面的基础支持,到时候,再去研究可控核聚变技术绝对是事半功倍。 就像是超导储能技术、超导电池的研发,只要不存在难以跨越的技术难关,研究制造就不需要太长时间。 …… 研究,正式开始。 王浩召集人手成立了十几人的研发小组,他担任研发小组的负责人,汤建军则是研发组的特邀专家兼任副组长。 这代表了对于汤建军的重视。 虽然汤建军有科学院院士的头衔,实际上,放在反重力性态研究中心,要担任技术组长也不容易。 因为,人才太多了。 何毅是研究中心的主任,参与了一系列湮灭力场技术研究,还以此拿到了诺贝尔物理学奖,绝对要比汤建军有地位。 研究中心还有好多其他的人才。 比如,材料组的赵家盛,原来就是超导材料领域的顶尖学者,在科学技术大学担任三级教授,能算的上是‘储备院士’。 黄宏军,量子物理方向的学者,代表国内专家团参与过欧洲粒子对撞实验,并有一系列的研究成果。 后来加入研究中心的学者,每一个都有一定的名气,各自领域的能力水平并不比人差。 m.cOMic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