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导办公室账面上能动用的经费就只有一个亿,直接划掉了五千多万给物理实验室,后续只能等待基金会明年的经费分配了。 他们手里负责的项目很多,可不只是物理实验室和基础科学中心。 单单一个科学院超导实验室就有好几个大项目,还有其他大、中、小型实验室,五千万听起来很多,但对于超导办公室来说,只能维持后续的运营而已,再有其他项申请审批,也只能拖到明年了。 国内的科研经费就是这样的,因为是统筹进行资金的分配,某个项目多拿一些,其他项目就要少拿一些。 当然,那就是超导办公室的事情了。 王浩可不会去考虑这么多,他只是负责自己的项目,自然要为项目多争取经费。 首都之行,拿到了一亿多的经费,回去以后,和244工厂方面合并项目,等于是扩大资金的同时,也扩大了研究规模。 他的心情还是很不错的,也对于实验后续有了期待。 王浩没有直接离开,而是在首都多待了两天,就让何毅先买票回去了。 两天后,他去参加了高温超导磁悬浮列车项目论证会。 这是最后一个目的地。 王浩是新的论证会召开临时邀请加入的。 相关项目讨论已经超过三年,中途举办过六场大型论证会,每一次都能吸引各个领域的学者加入,但一直到现在都没有结果。 王浩就是带着好奇参与进来的,他进了会场和见到的人寒暄几句,随后就找了个位置坐下来听。 这种论证会就是项目牵头人对于项目做一个介绍,随后其他相关人员分别做报告,最后在一起讨论分析。 即便到了讨论分析阶段,也很难得出什么结果。 他们需要论证一个可行性方案,考虑的方面包括技术、设计、建造成本、参与建造的公司、时长、后续维护成本等等。 很多方面都要进行论证。 只有能拿出一个完善的可行性方案,上级才可能会考虑拨款支持项目。 这主要是因为项目需要的资金是海量的,磁悬浮列车的成本已经很高,高温超导磁悬浮就更是提升了一个档次。 即便只建立十公里的轨道,项目花费可能也会达到几百亿。 这个项目是由科学院院士廖光远、杜伟牵头的,他们对于项目做一个简单的介绍,随后也说起了建造高温超导磁悬浮列车的意义,包括对磁悬浮列车的升级,高温超导技术的应用,也能带动相关领域的研发,还说了一些诸如‘让世界看看国内的技术实力’之类的官话。 之后好几个学者上台,做各自领域的报告演讲。 王浩一直跟着听,后来发现论证会也没什么意思,就是一大堆学者讨论怎么实施项目,可实际上,因为技术还不成熟,耗费资金规模太大,短时间不太可能通过。 等上午的报告结束,他就准备离开了。 廖光远注意到了王浩,特别走过和他说话,也问到说,“王教授,你对这个项目怎么看?”他希望能获得王浩的支持。 王浩是最顶级的数学专家,在高层眼里还是很有影响力的,项目能够得到王浩的支持,获得批准的可能性都会大大增加。 王浩犹豫了一下,还是说道,“廖院士,我觉得短时间内,高温超导磁悬浮列车,没有实施建造的意义。” “为什么?M.CoMiC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