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的农业生产,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比重是“看天吃饭”,人力在大自然的威力面前显得极其卑微。 如此也就造成了这个时代小农经济的脆弱性,一遭受冲击,马上就支离破碎,百姓流离失所,国家动荡不安。 整个国家和社会的精英阶层对此却没有一个准确清晰的认知,出了问题也拿不出有效的具体策略,只能一股脑的往天人感应,皇帝失德之类的方向甩锅。 所以李恪也没办法直接一上来就告诉大家,说什么国家粮食生产安全问题,这样的效果不高也得不到多少人的认同。 一句话,不啻于对牛弹琴。 你觉得牛笨? 牛还觉得你神经病呢! 正如之前所标榜的那样,李恪选择了行动,让事实来说话。 如今李恪的地位日渐稳固,所得到的关注也比从前更多,有恶意的,有善意的,还有更多出于观望之中的。 所以当农业研究所一出现,就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 但实际上,大部分不理解的人都对此抱有消极态度,善意的会觉得李恪误入歧途,非常可惜; 恶意的却是在幸灾乐祸,巴不得李恪栽一个大跟头,出个大丑。 更多的人则很是失望,觉得李恪太过名不副实——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直到农业研究所那边报上来的喜讯——育种出苗率比之往常多出三成! 所有获悉这个消息的人全都惊呆了,紧接着就是各种质疑扑面而来: “这怎么可能?高出三成的话,那岂不是日后每年的种子都可以省出三成来?” “是啊,若真是如此还好,若是蓄意欺骗,其心可诛啊!” “我也觉得不太可能,这么多年下来都是如此种地,怎么,难道他这一个人就胜过往昔数千年的先哲贤达?” …… 还有更恶意的,觉得李恪在平息东海徐氏叛逆之后,故意炮制出这样的消息出来,明明白白的是搞事情! 祥瑞啊! 别说以后增产多少的问题,光一个出苗率就能省下多少育种浪费掉的粮食? 这些粮食又能喂饱多少饥民? 这不是祥瑞是什么? 所以不论此前对李恪这个太子是什么态度,绝大多数人对此是不相信的。 有人觉得李恪的做法无可厚非,但也有些方正之人对此深恶痛绝,觉得现在太子已经急功近利,完全是在走火入魔误入歧途了! 不知道多少人开始行动,有想要当面规劝的,还有准备上书谏言的。 各大世家之中,无论有没有参与这个实验田庄计划的,也都清一色的表示怀疑,因为这种变化对他们来说,完全不合理啊! 但他们有个好处,就是可以直接去现场调查,尤其是雍州何氏,就连田庄都是他们提供的,那里的农夫都是依附着何氏多少代人的家生子。 想要打听一些消息,不要太方便啊! 然而消息打听出来,还是让他们难以置信——几乎每个参与实验的人,无论是管事,庄头还是农夫,每个人都信誓旦旦的表示: 是真的! 那管事脑子是个灵醒的,哪里还不知道自己飞黄腾达的机会就在眼前? 他也看出来主家的疑惑,一边拼了命的解释,希望能让主家相信,一边还邀请主家派人全程参与,将所有的实验过程记录都抄录备份。 这个想法马上得到了认同,不但雍州何氏,就连其他的那些世家也都派人前来询问索取。 他们没办法要求雍州何氏给他们提供材料,就把主意打到了杜狗儿几人身上。 一开始杜狗儿三人没有注意到这些,各自的记录也都随便他人翻看。 而且这三人还生怕得不到别人的认同,十分卖力的给人科普和解释,恨不得把自己的研究心得倾囊相授。 但慢慢的,随着来人越来越多,这三人也迅速反应过来,然后就是后悔,捶胸顿足的,觉得自己对不起太子殿下: 殿下耗费大量钱粮,才让大家伙研究出来的成果,就这样平白便宜了那些人,而且这些人之前还一再质疑殿下。 简直是不当人子啊! 几人心里更是忐忑不安,生怕太子殿下责怪他们。 哪知道当天晚些时候,李恪就亲自赶到农业研究所的实验田庄——出了这么大的成果,他这个倡导人没理由不来考察一下。 当他了解到现在育种技术已经引起了重视,并且越来越多的人表示出兴趣之后,不但没有责怪杜狗儿三人,反而将李万钟他们几个家伙召集起来。 这山水有相逢,杜狗儿再次“落”到了几个公子哥手里,还是有些尴尬的。 但是,包括杜狗儿在内,李万钟等人也十分奇怪: 让他们这些世家公子和杜狗儿这几个泥腿子凑一起,太子殿下这是想搞啥子?m.COmIC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