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是新德里的军事观察员,其他外军的军事观察员同样震撼的无以复加,六架可以在高原戈壁起降的运15就已经让人很吃惊了,难不成还没有完?天啊,这还是人们熟知的那支靠着脚底板儿打遍天下的中国军队吗? 有吃惊的,就有兴奋,就比如说来自巴基斯坦的军事观察员侯赛因·扎里夫。 当他看到六架运15在短时间内便将一直配备重火力的加强连送上了高原戈壁,内心便开始澎湃,要知道巴基斯坦北部地区,尤其是克什米尔争议地区同样处在高原之上。 尽管没有藏区阿里地区平均海拔4600米这样的恶劣,但平均海拔两三千米的高度还是有的。 同样属于航空业定义的高海拔地区。 正因为如此,巴基斯坦对争议地区的部队支援、后勤补给同样迫切,为此也想了很多办法,比如说修建基础设施。 不过这东西耗资大,周期慢,再加上高原地区冻土、积雪、气候、地质灾害等因素,无形中将难度无限度扩大,并不是想修就能修的。 空运是个好选择,问题是世界上的运输机种类不少,但符合巴基斯坦国情,且能满足高原地区起降条件的飞机却真心没几个。 美国的c—5“银河”重型运输机各方面都不错,问题是着大家伙好是好,巴基斯坦财力有限买不起。 中型的c—130运输机勉强可以,但价格同样昂贵,巴基斯坦靠着苏联入侵阿富汗,从美国得来的军事援助才勉强买了几架,平时都是当宝贝供着,根本不敢放开了狠用,因为这货跟其他美式装备一样,维修和保养成本高的那叫一个丧心病狂。 至于苏联的各型运输机,巴基斯坦基本上没啥念想了,当年苏联入侵阿富汗,双方围绕阿富汗龃龉不断,除了面上那一层皮,私下早就闹掰了,苏联怎么可能买给巴基斯坦如此先进的运输机? 转眼欧洲,欧罗巴人到是很上心,关键是欧洲整体环境是辽阔的平原,因此欧洲的飞机设计师考虑飞机的防冻性多过高原起降性能,甚至出于成本考虑,根本忽略如此严苛的性能指标。 反正世界上高原地形就那么几个,而且绝大部分还不是欧洲的传统市场,欧洲的飞机制造商自然不愿下大力气去搞这么费力不讨好的事。 正因为如此,巴基斯坦军方当初看中西班牙生产cn235型轻型运输机,结果在克什米尔高原上做了两轮测试,就果断打消了念头。 没办法,西班牙人宣传的6吨载荷量,到了克什米尔就锐减到了2.5吨。 这也就罢了,因为发动机功率衰减的厉害,起飞滑跑的距离还超过了2000米,要知道克什米尔高原属于山地高原,地形极为复杂,2000米的跑道在平原倒无所谓,可在高原山地简直是难为人。 再加上cn235型轻型运输机维护成本偏高等因素,巴基斯坦自然是选择放弃。 本以为这种靠着引进某种高性能机型,从而取得争议地区局部优势的想法就这么搁浅了,哪成想这次受邀参加藏区的战略投送演习,居然见到了可以在高原恶劣环境轻松起降的运15. 这让当初参与过评估西班牙cn235型轻型运输机扎里夫兴奋的是手舞足蹈,连连拍着桌子直叫:“M.COmIc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