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安宫内格外安静,赵延洵等待着大臣们的回答。 对此大臣们心中反对,但一个个却不敢明言,所以众人都无声抗议着。 见众人不说话,赵延洵也有些迟疑,并反思这样做是否正确。 可这不想还好,仔细权衡后赵延洵更坚定了想法,西北他是无论如何要去的。 为了保证西北防线稳固,赵延洵还会往西北调派更多兵力,不亲自统兵去他实在不放心。 “诸君,朕意已决,你们非要朕为难吗?”赵延洵沉声反问。 见众人还是不发声,赵延洵目光扫向了陈关二人,说道:“枢密院听旨!” 这便是正式下旨了,赵延洵具有绝对权威,两位枢密使只得行礼听旨。 “着枢密院从各都司,抽调兵力五万北上天山郡布防!” 现如今,朝廷下辖有十五个都司,除了北地陇右两个都司,余下十二个都司有战兵三十七万多人。 西北危机到现在,敌军的强大越来越突出,赵延洵今日总算忍不住调兵了。 三十七万调走五万,各地都司还有三十多万兵力驻防,外加驻扎余各地的禁军,在赵延洵看来维持稳定不成问题。 当然了,促使他下定决心抽调兵力,最关键的一点是朝廷财政宽裕了些。 这都得益于今年秋收后,朝廷把能征的税收上来,可以调派物力财力变大,国内矛盾自然缓解了许多。 “臣等领旨!” 紧接着赵延洵又补充道:“这次抽调的卫所,不调明武司受训军官所部!” 这些经过“培训”的人,赵延洵要信得过一些,所以他要把这些人留在地方,替他看着那些心有不轨之人。 至于没受过训的,调去西北用一阵子,赵延洵觉得会变成信得过的人。 “成卿……” “臣在……” 手指的敲着桌面,赵延洵平静道:“税制改革先放放,你下去后召集各部,准备大军所需粮草器械!” “要保证西北储存的物资,至少可以维持大军三个月!” “臣领旨!” 如今内阁四位大臣,在京有陆朝文和成文光,但赵延洵明显更信任后者。 “好了,此事就一定了,往后你们要……” 把基调给定好了,接下来赵延洵又吩咐了一些事,都是这段时间他还在京要完成的。 如今已到九月下旬,枢密院调兵差不多要个把月,赵延洵打算最迟十一月启程北上。 送走了一众官员,赵延洵眼下还有件事,便是如周承平所说,下旨神驰西北总督署和禁军诸将。 放在手中御笔,赵延洵随即说道:“通知皇后,今晚在清思殿设宴,请太后和后宫诸妃赴宴!” 吴宏连忙答道:“奴婢遵旨!” 在赵延洵入住皇宫后,后宫更进一步开展了节俭模式,所以很少举行宴会。 上一次举宴还是中秋,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月。 之所以要举行宴席,是赵延洵要借着宴会,宣布自己亲征的事。 他向四位心腹大臣表明心迹,接过四个人都反对,可想而知在朝堂宣布时,会遇到多么大的阻力。 所以接下来的这段时间,赵延洵会尽可能说服其他人,其中就包括地位尊崇的太后。 国朝以孝治天下,又有父母在不远游的说法,若是太后也表露出反对意见,也将是不小的麻烦。 整个下午,赵延洵都在翻看奏本,尽可能多的了解国家情况。 而随着他那一道谕旨,整个后宫可就忙翻了。 宫女太监们要布置场地,御膳房的人要准备食物,而后妃们则掏空心思打扮。 整个后宫,只有皇后薛宝筠和林静玉比较淡定,一个是M.ComiC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