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高马大的那个赶着马车,手里还拿着一册书,一双虎目死死盯着骑马的两个年轻小伙子。 前头两个小伙子也不聊天了,都在背书,学习的氛围简直不能更浓厚。 但众人观察了下发现了一件有趣的事,其实拿着书的那个似乎听不懂两个小年轻背诵的是否正确,反而是坐在他边上晃着脚丫子的小娃会出声提醒 阿土哥哥你背错了,无忧者的是文王不是以武王啦,周文王才是那个有爸爸开创事业、儿子继承事业的幸运鹅。 木小文,好好说话哦。背书背得头疼的木白用现成的例子教育弟弟,官话不标准的结果除了为难自己,还容易给别人带来遗留问题 木文眨眨眼睛,字正腔圆地将方才的发言重复了一遍,然后美滋滋地享受了下阿兄的夸奖。 现场的气氛一度十分的兄友弟恭。 孤身一人前来惨遭兄弟俩智商碾压还要被盯着背书的阿土少年简直要崩溃了。 他呜呜咽咽了下,艰难地吐出一行字:我不想努力了。 不行。责任心极重的哈拉提板着脸斥责,之前你还同我说要为了云南未来的学子做出榜样呢,你这么快就忘记了吗? 那是为了骗取劳动力啊,谁知道这个戆戆真的当真了?! 聪明反被聪明误的阿土趴在马上呜咽出声。 他可恶的小伙伴还在身边无情鞭策。 阿土,快背啦!我们的目标是过了会试啊!我才十岁呢,你不能指望我吧? 骗子,都是骗子! 阿初阿土是真的要哭了,刚出云南的时候你可不是这么同我说的! 无意间旁听到这一切的太子殿下摸了摸下巴,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样,傅忠走来想要禀报之时,就听到他在嘀咕自己以后的谥号可以叫文什么之类的。 傅忠:??? 你一个还活着的太子为什么要去想自己死后的事情啊? 你不懂太子殿下忧郁地看了他一眼。谁都有不想努力的时候,能当个咸鱼躺赢,谁想自己努力哟! 他也很想沾儿子的光啊。 第55章 离开河南开封后,太子的车队一路南下,抵达了中都凤阳。 凤阳原本不叫这个名字。 若干年前,这里还是一个叫做濠州府的皖北小城,但是这块土地孕育出了一个了不得的人物,从此改变了它的命运。 那人便是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 元末打败张士诚夺回家乡后,朱元璋便改濠州府为临濠府,并将其封为中都。洪武六年,老朱又将其改名中立府,第二年将都治迁至凤凰山以南,更名凤阳。 但凤阳县最后并未迎来凤凰降落。 尽管朱元璋此前为了在凤阳建都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并且派遣当时的心腹李善长亲临督建。但凤阳这个位于渭水之南的小城之所以在历史的发展中长期趋于小透明身份自有它的道理。 一个城市能够脱颖而出成为超大型都市,要么是有丰富的物产,譬如盐铁矿或是金银矿,有矿产就意味着政府需要大量劳动力,人口自然聚集后自会形成城镇。 要么是交通枢纽,就像成都,作为西南地区的东西南北贯通的中心点,成都便是依靠地理优势成为大型城镇。 再有就是政治因素,一国首都的身份注定了它是以商业和政治为重心的城市。为了喂饱不事生产的政治人才们,势必就需要大量农产品和生活物资,这些都促进了当地的交通和运输发展。 这点在俸禄以粮食为主的朝代格外凸出,首要代表就是金、元二朝。 这两朝都在北平定都,而无论是从气候还是地理位置来说,北平都不具备成为首都的优势,但它背靠草原面向中原地带,地势又相对平坦,能够给予游牧民族最大的安全感。 为了供应北平的物资,元政府不得不花费大力气疏通昔日的隋唐大运河,把原来以洛阳为中心的横向运河改为了以北平为终点的纵向。 如此才有了后世的京杭大运河。 而凤阳这些都没有。或者说,它原本是有机会有的,奈何出现在了错误的时间。 这里不得不提凤阳的老邻居淮河。 这条夹在黄河长江之间的河流曾经也是养育一方水土的母亲河,但在南宋时期,治理北方的金王朝吏治腐败,金章宗任人唯亲,拒绝了水监丞田栎治理黄河河道的建议,以至于在公元1194年,黄河流域河南段发生大决堤,翻涌的洪水轰然南下,直接涌入了淮河水系,这便是绵延六百余年的黄河夺淮事件。 自此以后,黄河多次泛滥均是侵入淮河水道,其裹挟而来的大量泥沙堵塞了淮河的入海口,以至于淮河水不得不改道与长江合流共同入海。M.coMIC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