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再往西,基本就是五溪蛮、或者说是武陵蛮的部族分布的边缘。 附近的古越部族,都是经常与五溪部族交战的。 古越部族突然聚起族中八成的青壮男女在此,五溪部族自然不会全无反应…… 陈宫来到古越联盟的第一天夜里,钩蛇部就抓到了几个来打探的五溪人! 只见被带上来的四人都是男子,虽然被抓,但依旧一脸凶相,穿着打扮上风格类似于山越,但是用料上却是麻布、绢布多于兽皮,同时身上的战纹也明显不同。 古越人的战纹以蛇类为主,而这四人……所纹基本都是虎类! 战纹图腾也算是区分越人后裔与巴人后裔的一个小办法,巴人部族以虎纹最多,鱼凫、龙蛇次之。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虽然鱼凫巴的先祖,曾经是巴人的国主,但现在文化流传最完整的还是白虎巴。 而荆蛮在春秋时就已经被楚国打得奄奄一息,现在荆州的蛮族基本已经巴化,也都是以“虎”为图腾战纹。 反而更接近于先秦巴人故土的南中蛮,因为与羌族的聚居地很近,南中蛮中最常见的除了虎战纹,还有羌族的羊战纹部族存在。 而更东面、靠近海岸的山越人,也有以飞禽为图腾的部族,大抵是受到东夷文化的影响——从黄帝之子玄嚣在东方建立部族开始,东方部族就大多是以燕、凤为图腾,商王朝的始祖就是玄嚣的后裔,所以商也是以玄鸟为战纹图腾。 不过东边的所谓山越,只是以飞禽为图腾崇拜,并没有飞禽战纹,因为越姬仅存三位,没有越姬的支撑,那些崇拜飞禽的山越,根本没有蛮兵、自然也没什么战纹。 从图腾战纹也可以看出,以“诸夏”、“夷狄”来看,汉王朝的子民与周遭的异族虽然是割裂的,但从三皇五帝、炎黄子孙的角度来说,南方的巴、越也好,北方的匈奴、鲜卑也好,追溯其上都和三皇五帝沾亲带故。 只不过在漫长的春秋战国时期,以中原地区为核心的华夏文明,整体向农耕靠拢,与渔猎、游牧为主部族,渐渐没有了共同语言而已。 在城姬世界来看,就是中原地区的城姬,功能不断优化蜕变、适应农耕文明,渐渐剥离出了图腾战纹体系,转向战甲、官印的体系…… 而此时在山越联盟的驻地中,钩苍审讯着几名五溪人——相比于山越人,五溪蛮与汉人的交往更多。 看到陈宫的打扮之后,还有五溪男子吵嚷着“阴险、汉贼、借刀杀人……”之类的词汇。 在山越中,至少也是有些身份的人,才会说些汉话,能正常交流的一共不出百人,然而五溪蛮……居然一个斥候都会说几句? “将军府的建议,之前带到了吗?”陈宫对这看起来好像会些汉话的人问道。 然而也不知道对方是否听懂了,只是叫骂道:“阴险的扬越,精夫会带领我们,杀死你们的女人,抢走你们的男人!” 陈宫:…… 陈宫总觉得对方的汉话,似乎没学好,不过……意思倒是已经表达到了。 对此陈宫表面未做反应,而钩苍则是说道:“陈军师,看来五溪的部族,没有和将军府合作的意思。” “五溪人对他们的‘精夫’,很有信心啊?”陈宫试探的问道。 对于五溪蛮的情况,应该还是这些古越部落更熟悉一些,就好像在深入庐陵南部群山之前,陈宫对古越部族的情况,也知之不多。 “精夫”和“宗帅”一样,都是汉室的封赏,对于南方的这些蛮族,汉室一般都是册封其首领了事…… 毕竟西汉初期,人口决定汉民在南方本就地广人稀,犯不上这些蛮族交集太多,而武帝时候强盛的国力,用来击溃更大敌人——匈奴。 武帝之后西汉一直在恢复期,更不会对南方的蛮族有什么想法,至于东汉……朝中外戚宦官轮流坐庄,地方上世家豪右横行,汉室对于地方的统治力都在削弱,哪还有插手南方蛮族的心思? 一般是将小部族的首领封为“渠帅”,黄巾起义时各地领袖也这么自封,而大部族的首领,在扬州封“宗帅”、在荆州封“精夫”。 不来主动攻打郡县,就一切好说,也没有同化他们的心思。 只是……在扬州的话,那些小部族中,不少都是汉民上山,自称山越、实为自保的山民,这部分强人的首领,倒是乐于自称“渠帅”。 但像是这些真正的古越部族,平时内部交流连汉话都不说,又怎么可能专门用汉人给他们的称呼? 所谓“族长”、“猎头”也只是翻译的汉话m.CoMiC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