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之后,儿媳妇给添的两个大胖孙儿周大有可是当宝一样疼着的,看着面前两个粉团似的小人儿,他摇摆不定的心立刻坚定起来,绝对不能留在这里。 这世道一乱,到处都是土匪流民,那些杀人不眨眼的歹人可不会因你是小毛孩就心软,到时真有个好歹,他就追悔莫及了。 钱财虽是个好东西,可在传嗣面前就不值一提。 想通之后,周大有就和儿子开始处置家中产业。 另一边老妻和儿媳妇也开始收拾家中细软,遣散帮佣,把家中的一部分粮食做成容易携带的干粮,剩余的都用马车装上,为求生做足了准备。 此一去难知日后之事,回来不知是何时。 周大有联系了牙行,要出手镇上的铺面和乡下的良田。 因为卖得急,原先能值八两银子一亩的良田,现下只能卖到三两。 且他还要担心买家能否吃得下这么多的地。 好在隔天就都卖出去了。 周大有在外跑商多年,见得世面也广,知晓此去路上并不会太平,自家都是些老弱妇孺,且又带着粮食和物品,路上没人看顾着怎么行。 虽说和族人一起赶路可以相互照应着,可真到关键时候大家都自顾不暇,哪还有余力来管顾他一家子的安危。 是以自己还得想想别的法子才行。 想到当年他出远门跑商时也常会雇了镖师随行,于是他匆忙去了镇上的镖局。 族中的几个族老看到之后,都纷纷跑来和周大有商议,他们想让族中的青壮们也加入到镖师队伍中去,这样组成的护卫队就能保护全族人的安危了。 镖师也乐意多一些人手,如此他和兄弟们也能轻松些。 于是一支百来人的临时护卫队就组建成了,他们白天围护在族人的四周,夜间轮流换岗守夜。 而众族人也开始和睦相处起来,大家都相互照应着,族中气氛一时高涨起来,小娃儿脸上开始有了笑容,老妪们腿也不麻腰也不酸了,个个走起路来嗒嗒嗒的。 糟老头子追也追不上。 族老们又商议着把各家的粮食集中起来,每天计算着吃,还专门分派了烧火做饭的妇人,各家的牛马车也都由族里统一安排给老弱妇孺乘坐。 全族三百多号人一起用餐,同时出行,这阵容让那些存着坏心思的流民见了也犯怵,都不敢轻易上前招惹。 就这样,周氏族人一路上虽风餐露宿、磕磕绊绊的,但好在性命都无忧了。 而周大有虽耗费了大半身家,可夫妻两个看到家中孩子们都全须全尾地也就释然了。 那时原身也才刚过了周岁,还是不记事的年纪,这些过往都是后来听他爷奶说起的。 在北地安顿下来后,周大有许是看开了,没有了继续开店做买卖的打算,夫妻俩清点了手中的余银,除去逃难时请镖师的花费和途中的开销,现家中的银两还有五千之多。 和儿子媳妇商议过后,从中取出两千多两,买了二百多亩水田和七十亩旱地。 买来的这些地除了留下两三亩种些蔬菜自家吃外,其余的都佃给了族人耕种,所得收成和族人五五对分,每年该向朝廷缴纳的税粮都由周大有自己来承担。 时下佃农佃租田地一般都是四六分,佃农只得四成,且还要从中拿出一部分来缴纳粮税。 周大有这么做,也是想着帮衬一下族人,是善举了。 且当初在逃难途中粮食快耗尽时,也是周大有掏了几百两银子买了高价粮食,才使大家都没落到饿肚子的田地。 原先族里的人对周大有都是嫉妒的居多,现在大伙是发自内心的感激他了。 众人对他们家态度的转变,正是周大有想看到的,也不枉他舍出去的这些利益。 他和老妻迟早要走的,他如今和族人相处好了,往后他的儿孙也能多些帮衬的人。 盖好了住房,周大有也算是彻底在北地安顿下来了。 没有了烦心事,一家人日子过得清闲又自在。 到了孙儿们该进学的年纪,周大有一一把他们送进了学堂。 一心祈盼着自家孙辈里能有几个出息的,也好让他们老周家来个门庭改换。 这样自己这辈子也算没有白忙。 等死后到了地底下,他也能笑着面对列祖列宗了。 第4章 、往事 大历初年,周大有和老王氏相继驾鹤西去。 古人寿命都不长,他们夫妻俩能活到七十多岁也算是长寿了,这是喜丧,村里人都说这是周大有和老王氏两人多年积德行善修来的福分。 公婆离世后,王氏颇有种翻身当家做主的感觉。 自己虽和婆婆是姑侄女关系,可她自小就怕这个姑姑。 要不是当初她姑姑拗不过爷奶的要求,她也嫁不进周家来。 王氏兄弟姊妹众多,小时家境委实说不上好,过惯了黜衣缩食日子的她,对钱财一向看的比较重。M.cOMic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