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退出科举后我靠种田封侯

退出科举后我靠种田封侯 第60节


    牧州府城这边,作为试种负责者与试种协助者,林立文与崔刺史也需要品尝一下这些稻谷的口感,且还是上交给永兴帝之前去品尝的。

    于是就在林老二觉得干米饭已经足够好吃了的时候,再生稻一入口后,他便觉得自己过去所食用的那些米饭都不算什么了:“这稻孙子口感怎能这般好?”

    因着是从老植株上再次抽穗长出来的稻谷,属于稻生稻再生稻了,所以大家便又喊再生稻叫稻孙子。

    “确实比寻常米饭要来得味美些。”林杨氏与钱秀秀也觉得再生稻的味道甚好,便在一旁点着头。

    林立泽则板着一张还很是稚嫩的脸说道:“多谢大兄种出这等味美再生稻来。”

    林立文瞧着他这郑重的姿态与语气,差点没被逗笑。

    只是既是试吃,分量自然不会太多,眼下一家人能食用上一小碗尝尝味道便没了。再生稻虽不用拿来做种子,但是却是要上缴朝廷的。

    林立文现在只能这般笑着对大家说道:“等明年种植得多了,咱们便可以多食用些。”

    再生稻才刚种植出来,大家能感受到的便也只有其外观与食用的口感上的区别。但实际上,再生稻的营养是要好过第一茬稻谷的。

    只是因为其产量委实不高,且收割时需要保留一定植株进行二次抽穗生长,所以必须要人力劳作。于是,在林立文穿越之前已经没有什么人去种植了。但在这里,在还没有高产粮的杂交水稻出来之前,也没有各种机械化能去协助大家种植时,低成本成熟期短的再生稻是值得推广的。

    为了能更顺利的将再生稻在牧州推广开来,林立文的推广计划书上,便特意请求永兴帝能将今年试种的四十亩早稻作为粮种留在牧州,并按照比例,分发给牧州各县城的百姓。

    因为再生稻若想顺利长成,产量高,对前一季稻谷的成熟期也是有要求的。若是第一次稻谷成熟太晚,如高产实验田里的那十亩,虽第二茬再生稻后面也有长成,但最终亩产量却很是低下,第一季稻谷明明产量更高的粮种,种出来的第二茬再生稻却远不如早熟试验田里的亩产量。

    因为有确实的种植试验数据在,所以永兴帝对于林立文的这一提议,表示允许。随后他便派人将嘉赏与圣旨一并送至牧州。

    跟林立文所预料的一样,他果然被永兴帝留在了牧州。圣旨里还让崔刺史协助林立文,一并负责来年各县城的水稻一年两收的推广一事。

    第77章 景县

    再生稻的种植方法并不难,因此在教授上会比之前吉州推广棉花时要来得轻松许多。然它有一个最大问题,便是粮种不够。

    今年一共试种四十亩,当时收来毛稻一万四千二百多斤。但是晒干水分,去除杂质后,还要扣除上交朝廷的样品后,便只剩下一万出头了。这一万出头里面还要再经过一番挑选,方才可得能做粮种的稻谷。

    然而牧州辖下一共十个县城,其中分别是一个上等县,三个中县,五个中下县以及一个下县。

    只光那一个上等县,人口登记户数便有八千多户。

    这样一算,一万斤的粮种是完全不够分的。

    不过粮种不够分这件事,早在林立文做推广计划书之前便已经考虑好了。经过前段时间的巡查,林立文将各县城的大致气候也摸出来了。

    最北地是衡县,紧挨着它的便是襄县,这两县气温属牧州年平均气温最低的地方。因此林立文决定早产粮种分发以这两县为主。

    除这两县之外的其余八县,按照其气候拿本地稻谷,再用林立文之前所教授大家的处理稻种的方法,使得其秧苗期缩短些许时日后是完全可以种植出再生稻的。

    而衡县和襄县,它们还是两个中下县,户口数均只有一千多户,且这里边还有部分城中常驻不种地的户口。

    林立文的推广计划书里,便是暂时拟定每户按照三十斤粮种标准去派发。并且安排技术人员分别去往各县城,与当地官府和屯田司配合一起下乡对老百姓进行水稻一年两收的各种种植方式。

    至于老百姓们具体选择哪种种植方式,可由他们自行选择。林立文的目的便是想尽办法,将这些种植技巧传授与大家。

    下乡教授时间可定为十一月开始,因为此时地里粮食已经收获完毕,属于农闲的时刻。这个时候老百姓有空闲的时间,而屯田司这边也因为官田粮食收获完毕,能派遣出足够的人手下到乡村去。

    至于林立文,则要赶在十一月之前,跟在吉州府城时一样。对各县城屯田司选拔过来的农家好手进行先一步的培训。

    等到培训完后,再让之前参与了整个水稻一年两收种植的那十名农家好手m.coMIc5.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页 退出科举后我靠种田封侯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