苇庆凡对此很不爽,曾经在吃饭时随意问过,对方的解释是:工作方便。 虽然不知道哪里方面了,但高通是公司目前惹不起、得罪不起的存在,苇庆凡自然不会因为这点小事闹不愉快,双方关系一直不错。 严轩的邮件里直接说,希望今天能够和苇庆凡见一面,谈一谈,并且委婉的点出最近听说了古诗词公司有意从事自有手机处理器研发工作的消息。 “他妈的!” 苇庆凡直接骂了一声,“哪里走漏的风声……” “公司内部知道这件事情的人也不多,一直都是绝密状态……” 赵海明的话没有说完,但意思很明显,不是公司内部有问题,更大的概率是arm或者几款eda工具软件那边走漏了风声。 第855章 arm和自研 芯片生产流程大概可以简单划分为研发、生产、封装三个步骤,但随着行业发展,目前除了英特尔还自己包揽上下游之外,绝大多数半导体公司都开始分工,只做其中的一部分。通常说的研发处理器,其实都是指自己设计手机处理器,而想要完成设计,除了员工、设备之外,还需要购买两个东西,其一eda软件,其二是arm指令集架构的授权。 eda软件的作用,简而言之就是让芯片设计方(海思、高通、联发科等)在电脑上进行设计、验证,同时会直接和芯片制造方(三星、台积电等)进行连通,设计芯片,首先要在软件上跑通,才会去流片。 这个设计、制造过程中,使用的eda软件会积累海量的经验数据,这也是eda软件很难替代的一个重要原因,天然具备垄断性。 目前国际eda软件主要被synopsys(新思科技)、cadence和mentor三家公司垄断,都是丑国公司,是后世卡脖子的重要领域。 也有国产厂商在做,比如华大九天、概伦电子、厂立微等,但目前不具备可替代性。 手机soc设计主要是synopsys公司,与高通总部一样都在加州,古诗词公司早就购买了软件,最近尝试在大唐那边原本处理器基础上进行研究修改,与synopsys一直都有联系,高通有一定概率是从这家公司听到了风声。 arm是一家英国公司,主要商品就是arm指令集架构。 电脑运营,本质上是软件在硬件基础上进行运算,指令集架构可以简单理解为是在软件、硬件之间沟通的一种语言、规则。 假如指令集架构的内容是加减乘除,那么硬件就负责把加减乘除的电路做出来,软件用加减乘除开发各种功能和软件,双方都按照这个规则发展,彼此就不用管对方想干嘛了,大大提高效率。 指令集架构是计算机大规模使用的基础,在此之前,换个电脑型号,原本的软件就得重写,有了指令集之后,遵循同样指令集的所有硬件设备都可以运行所有遵循同样指令集的所有软件,这才有了计算机的大规模推广使用。 1964年ibm发布了第一台用上了指令集架构的sysem/360大型电脑,当初的卖点就是换电脑后不用重写软件。 1981年,ibm发布了自家第一台个人电脑ibm5150,延续了指令集概念,这款电脑采用的是英特尔8088处理器,这款处理器是英特尔8086处理器的阉割版,ibm5150大火成功之后,个人电脑市场进一步发展,为了保证延续性,滞后的历代处理器都采用了同样的指令集架构。 英特尔的后续处理器的命名延续了8086的名字,比如80186、80286、80386……因此,这套架构被称作x86架构。 个人电脑发展之初,ibm话语权非常大,发现自己搞出来了指令集架构之后,电脑的门槛降低了,处理器厂商的重要性大大提高,为了避免自己从爹变成儿子,于是让英特尔把x86架构授权给了其他厂商,其中就包括amd。 后来,ibm就发现自己多了两个爹。 这套架构一直延续在目前和苇庆凡重生前记忆点,所有英特尔的处理器上,同时随着行业发展,成为了全球电脑市场通用的指令集架构。 国内也有几家厂商做电脑M.COmic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