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心有不甘,但孙氏只得无奈照做,转头吩咐车夫,车夫将马车往里侧让了让,待有了足够通行的道儿,那厢也不客气,甚至连一句谢都没有,马鞭一扬,疾驰而去。 苏织儿无意往外头瞥了一眼,便见风扬起那马车车帘,露出其内端坐之人的半张侧脸来。 她怔忪了片刻,就听孙氏不满道:“也不知是哪家的姑娘,竟然这般嚣张。” “是宋家。”苏织儿淡淡答,“车上坐着的正是宋二姑娘。” 苏织儿曾在前段日子的春日宴上,见过这位宋家二姑娘宋茗箬,她直至宴尾才姗姗来迟,却是众星捧月,听尽了宾客们的阿谀奉承。 那些人不为旁的,只为这位宋二姑娘是如今中宫皇后最有利的人选。 她的父亲是当朝首辅宋颐,听闻当时身为刑部尚书的宋颐为替新帝平冤,而出力颇多,才至于在新帝登基后一路扶摇直上,平步青云,且这位宋二姑娘原就是新帝尚是皇子时便定下的皇子妃,只后来新帝蒙冤落难,这桩婚事才不了了之。 坊间都在传,说这位宋二姑娘之所以这些年没有另许就是在等新帝回来,如此痴情,感人肺腑,定不会被辜负。 虽说按如今的身份,他们毅国公府给一位首辅千金让行,她是万万受不起的,但要是这位将来真的入主中宫,那形势便截然不同了。 她祖母做得不错,他们一家人才蒙圣恩回京不久,虽父亲因战功被封国公,在京城风头正盛,但绝不可因此妄自尊大,凡事谨慎些,才不至于行差将错。 “有什么了不起的,说来,若是我家织儿不曾与那镇南侯世子定亲,指不定也要被召进宫选秀呢。”孙氏忿忿地扁了扁嘴,“我瞧着,还是我家织儿生得更好看些,到时谁被封为皇后还不一定呢。” “胡说八道些什么!”苏老太太怒瞪了孙氏一眼,“嘴上没个把门的,我瞧着待会儿入宫更要担心的是你了……” 苏老太太不由得碎碎念叨起孙氏来。 孙氏本就是苏家二爷苏峥在禹葵县城娶的小户女,不似世家大户教养出来的女子般规规矩矩,难免口无遮拦。 苏织儿瞧着这一幕,勾唇轻笑,然少顷,她抬手摸了摸插在发髻上的木簪,唇角又缓缓耷拉了下去。 约摸一炷香后,马车才在宫门口停下。 孙氏和苏织儿扶苏老太太下了车,便见一小内侍快步上前冲她们见礼,道是太皇太后吩咐来接她们的。 那小内侍领着三人穿过冗长的宫门门道,金碧辉煌,大气恢宏的殿宇赫然出现在眼前,飞檐斗拱,极尽奢华,楼阁亭台,高低错落,一眼望不到尽头。 苏织儿同孙氏一样,一时不禁看呆了去,不由得想起在沥宁时,她曾好奇地问过那人,京城和皇宫是什么模样的。 那人绘声绘色地同她形容,她托腮听着,惊诧之余,在脑中努力想象,如今亲眼得见,才发现终究是她的想像太过贫瘠。 忆起从前那人眉眼温柔对着她笑的模样,苏织儿蓦然鼻尖一酸,忙垂下脑袋,唯恐教人察觉。 大抵一炷香后,苏家三人便被小内侍领至慈寿宫前,待宫婢入内通禀后,才垂首踏入殿中。 内殿临窗的檀香木雕花螺钿小榻上,一身着绎紫福禄纹罗衫,慈眉善目的老妇手持经书,端坐其上,榻桌上的紫金香炉中飘出缕缕香烟,淡雅怡人。 苏家三人也不敢细看,忙上前低身施礼。 “不必多礼,起来吧,暖玉,奉茶。” 苏老太太毕竟上了年岁,太皇太后抬手示意宫婢将人扶坐下来,说了几句关切的话,才侧首看向一旁的苏织儿,笑意满面,“这便是苏姑娘吧,过来,到哀家身边来。” 见太皇太后冲她招了招手,苏织儿不敢不从,只得站起身忐忑地挨着太皇太后坐下,任她拉着自己的手不住地上下打量。 “都说毅国公年轻时,是京城出了名的俊俏儿郎,没想到生下来的女儿也是这般出众的相貌,难怪岸之那孩子急匆匆地跑来,让哀家下旨赐婚呢。” 太皇太后满意地笑了笑,原听说这位苏姑娘自小在乡野长大时,她同京中不少人一样,觉得定是个大字不识,不懂礼仪规矩的粗陋女子。 可没想到前段日子这位苏姑娘在定远侯府举办的春日宴上,大显身手,下了一局妙棋,令众人赞不绝口。今日见她容貌姣好,举手投足有礼有节,太皇太后才算稍稍放下心来。 这样的女子就算许配给镇南侯世子,他也m.ComIC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