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她依稀记得当日父亲在她十六岁那年有事离开襄州时,曾经出了一道离合诗的谜题考她,那首诗是南朝才子谢灵运的《离合诗》: 古人怨信次,十日眇未央。加我怀缱绻,口咏情亦伤。劇哉归游客,處子勿相忘。 林寒初年少聪颖,才一会功夫就解了出来,林擎还得意地在属下面前称赞她。这首诗表面上看是些离别伤感之情,同时每两句之中,又用离合法各自隐含“口”、“力”、“刀”三个偏旁,合起来正好是一个“别”字。此字与诗词的含义极为贴切,不失为风雅上作。如今想起当日解诗的场景还历历在目,而父亲出的这道题居然也一语成谶,竟然与她天人永别。 林寒初想得出神了一会,一阵冷风从半掩的窗档子里吹进,冷得她哆嗦了一下才回过神来。她起身将窗子关严,才回到桌前重新打起精神,再一次读起这首七言律诗。 因为离合诗这种诗体所t隐藏着的谜底不容易轻易析出,所以离合诗是非常适合隐藏谜题的一种诗体。然而若作者的意图是要真正将谜底藏于诗词之中,那么诗的含义与谜底应该并没有多大关系,不像谢灵运的那种做法,不然会显得太过明显,不利于隐匿。 林擎和教书先生都曾教过她离合诗的解法,但并没有全部通晓,林寒初想凭着当年的一些记忆试着去拆解这个谜题。首先,这首诗当中好几句都有“不”、“辞”、“尽”,“负”之类暗指否定的字,这些字的前面可能是需要被拆解的字,而后面则应该是需要拆解掉的偏旁。不妨试试第一句:彤襜不卷患霜鬓。彤襜指的是朱红色的车帷,在车帷之后的这个人不愿意卷起帘子,因为自己已两鬓斑白,年华老去。她思索了一下依然不能从字面上看出什么含义。反过来,她仔细看了每个字的结构,她突然想到“彤”字边上有一个“彡”部,指的不正是毛发之物吗?正好可以和“霜鬓”关联起来,如果这样的话,彤字去除掉“彡”部,就可以离出一个“丹”字。 再看第二句:纶掖清光辞碧虚,若从字的结构上看,没有办法剥离,但细想马上可以联想到 “碧虚”指的应该是水,那么作者是要离去一个和水有关的偏旁,前面几个字当中就只有“清”字。第二句看罢,林寒初在纸上写下一个丹“字,一个“青”字。 第三句:飘然羁旅绊人归,如果按照前面两句的解法,那么这句也应该离出一个字来。假设这个“绊”字暗指牵绊、分离之意,那么应该要从前面的四个字当中的一个字里分离掉一个“人”或“归”字,但是似乎没有,难道是“旅”字上面的这一撇一横?但是分离后,这个字并不存在啊?或者需要再往下看一句? lt;a href= title=探案文 target=_blankgt;探案文M.comic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