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洗尘埃道未尝,甘于名利两相忘。心怀六洞丹霞客,口诵三清紫府章。 十里采莲歌达旦,一轮明月桂飘香。日高公子还相觅,见得山中好酒浆。 回文诗,即可以回还往复,正读倒读皆成章句的诗篇。有的是单句回文,有的甚至可以通体回文。最著名的莫过于才女苏蕙所做的《璇玑图》,通篇八百多个字,纵横二十九行可以任意读出,构思奇巧绝伦。 宝塔诗也很别致,它也叫“一七诗”。从一字句或两字句的塔尖开始,向下延伸,逐层增加字数至七字句的塔底终止,排列构成形如宝塔,以此得名。宝塔诗最早始见于隋朝。宝塔诗按形状分可分为单宝塔诗、双宝塔诗和变形宝塔诗。白居易有一首《诗》就是典型的双宝塔诗。 诗。 绮美,瑰奇。 明月夜,落花时。 能助欢笑,亦伤别离。 调清金石怨,吟苦鬼神悲。 天下只应我爱,世间唯有君知。 自从都尉别苏句,便到司空送白辞。 还有一种是形意诗,也叫谜像诗,是以意境作画写字的一种方式。与其说是写诗不若更像是作画。林寒初曾经听先生说过神宗皇帝一朝的文豪苏轼作形意诗的一个故事。说熙宁年间,北辽有一位使者,自称擅长作诗。神宗就命苏轼接待陪伴。辽使仍以擅长作诗自居,为难苏轼。苏轼答道:“赋诗易,看懂难”。说罢作了一首《晚眺》诗,仅十二个字:亭景画,老托筇。首云暮,江蘸峰。但是诗中这些字的写法却不同寻常。比如亭字极长、景字极短,画字的繁体中缺了个“人”字;老字稍大、拖字横写、筇字竹头极细;首字反写,云字繁体中雨云两部分中间断开、暮字下日斜写;江字写得曲曲折折,蘸字倒写,峰字山旁倒写。按照书写的意图,全诗应是: 长亭短景无人画,老大横托瘦竹筇。回首断云斜日暮,曲江倒蘸侧山峰。 辽使不明其中,了解了苏轼的用意之后惶愧之极,再也不敢说自己能诗。 林寒初脑中回顾了这些诗词的特点,但是眼前的这首诗绝不是藏头诗、回文诗、宝塔诗或是形意诗。作者若要藏匿信息,不太可能用回文、宝塔和形意这些更注重形式和趣味的方式,而藏头又过于简单,一目了然。那么剩下的一种可能 —— 林寒初随手抓起案上的砚台和纸笔,快快写下两字:离合。 离合诗源于东汉,兴于南北朝。到了唐宋形式和变化更多。可以说离合诗是特别适合隐藏谜题的一种诗体。所谓离合就是根据诗句的意思,从个别字当中拆分出偏旁,然后再将几句诗各自剩下的偏旁合成新的字。有的离合诗两句离一个偏旁,四句出一个字;也有六句才离合出一个m.coMiC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