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署、理藩院等衙署以来,可谓在朝引起不少的反对和争议,纵使是到现在也是这般,对待这些情况,崇祯皇帝所采取的态度,很明确,也很简单。 置之不理。 将一批务实肯干的大臣,安排到合适的位置上,叫他们发挥出应有的成效,是很不容易的事情。 如果他这位大明天子,不能在后面替他们撑腰,叫他们承受各种刁难和打压,那谁还会为他做事? “陛下,臣请求以都察院为首,对历年来的火耗、赈灾等诸事,在各地展开相应审查。” 温体仁听闻此言,便知天子是何意,在看了眼周延儒后,当即上前作揖道:“如果说这些事情,不能彻查清楚的话,那朝廷不知在看不见的地方,有多少本该收归国库的粮饷,包括该落实的粮饷,被一批贪官污吏贪墨。” “臣附议!” “臣附议!” 周延儒、毕自严、徐光启等人,纷纷上前表明态度,只是他们附议温体仁,心中所想却不一样。 像周延儒是纯粹为了仕途。 而毕自严、徐光启就纯粹很多。 “陛下,此事应当从长计议。” 韩爌脸色微变,上前作揖道:“如果朝廷抽调都察院等有司大臣,到大明各地展开相应的审查,恐对地方安定造成影响。 现在辽东局势初稳,陕西叛乱初定,倘若地方上再出现什么风波,朝廷好不容易才稳定的局势,只怕又将会乱起来,这于朝于民而言都非好事。” 见韩爌这般,崇祯皇帝神情冷然道:“那依着韩卿之言,面对这些苛政烂账,朝廷就算是知晓,也只能隐忍不发吗?” 韩爌所提出的反对,并非是反对审查,而是反对大规模进行,毕竟大明官场是怎样的情况,他这位内阁首辅太清楚了,一旦真这样做的话,那必然会生出很多乱子,大明官场经不起深查。 第三百零二章 召对阁臣(2) “启禀陛下,从都察院所提吏治新规,到陛下特设廉政公署,除直隶和山西两地,还没在其他地方,有效进行过相应的审查。” 看着神情复杂的韩爌,徐光启上前作揖道:“固然说朝廷有京察大计,以考核在京官员和地方官员,然很多事情并非一个京察大计,就能轻易决断的。 臣以为陛下所提审查地方火耗、历年赈灾,有利于国朝对各地情况,有着更为直观的了解和掌控。 就以臣所领仓场事而言,户部所收各项奏疏和案牍极好,可谓一点问题都没有,然实查京仓和通州仓时,却出现各种亏空,甚至有重复入账的问题。” “徐阁老,调查在京衙署,和审查地方是不一样的。”m.CoMiC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