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归一事遥遥无期。 大明这边很快有朝堂重臣揣摩出了意味:估摸着也是看大明打不下女真了,所以李裪对于请归一事开始动摇。 朝鲜国内所谓的反叛和暴乱,极有可能是李裪自导自演。 也就是说,朝鲜要请归,就必须先打下女真。 这就很蛋疼了。 亦失哈、张辅、徐辉祖这样的黄金组合,在优势兵力下,拥有神机火器,大明儿郎在女真那边死了两万人左右,历时两年了,都还没打女真,哪可能在短时间内拿下。 所以对此,朱棣也很蛋疼。 没办法,只好派使臣去了一趟朝鲜看情况,去的还是内侍黄俨,然而这货到了朝鲜之后,什么消息也没打探到:被李裪严防死守! 最后灰溜溜的回来了。 倒也不算空手。 又带回来二十多个朝鲜贡女,然而咱们的永乐大帝已经五十九岁了,哪消化得了这么多美女,索性就留了两个好看的,其余一般好看的就着人送去金帐汗国,让黄昏处理。 怎么处理? 当然是赏赐给金帐汗国那些听话的万户。 也算是收买人心。 而在永乐十七年的春天,逆天改命了多年的徐皇后,终于还是油尽灯枯了,卧床不起,哪怕是御医用尽手段,徐皇后也是一日比一日削瘦。 到最后饭都吃不下了。 虽然身边有太子妃陪着,徐家四妹和徐妙锦也会每日都去探望,连豆角豆苗有空也会去找大姨,但徐皇后心里依然牵挂着她的至亲:太子在北固城,太孙朱瞻基在金帐汗国,二儿子朱高煦也在金帐汗国。 或许是因为这个缘故,本该油尽灯枯的徐皇后,竟然一直没有咽气。 朱棣踌蹴了很久。 最终还是下了圣旨,让朱瞻基、朱高煦和太子返回应天。 同时,让李谦去金帐汗国监军。 和徐皇后的苟延残喘不同,另外一个明初大人物的逝世来得干脆直接得多:老和尚张定边在过了百岁之后,这位元末明初第一猛将,在永乐十七年的春天的一个普通早晨,被小沙弥发现圆寂了。 建初寺上下,包括如今在建初寺修行的溥洽也觉得惊诧莫名。 昨夜张定边都还精神抖擞。 怎么才一夜的功夫,就圆寂了。 朱棣虽然政事繁忙,又要操心徐皇后的病情,但对于张定边还是仁慈了一把,允许他的尸骸送回故乡,甚至还给他追封了个大明的伯爷——不管你要不要,朕给你了。 然后,又让礼部那边看情况给张定边弄了个谥号。 对于一个曾经差点让太祖嗝屁了的敌军猛将,他的重孙子后来又在福建那边搞事,朱棣对张定边身后事的处理,简直仁慈到了极点。 m.comiC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