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可能离开京师了,拉车虽然苦一点累一点,但是好歹能吃饱饭。 比起那些进入工坊的同乡,祥子的日子已经算是不错了。 看到祥子欲言又止,佟安继续追问道: “朝廷不是实行新政吗?怎么你们车夫的日子还是不行吗?” 看到祥子一身破烂补丁的衣服,佟安忍不住说道: “如今京师的人也多了不少吧?马上都要过年了,不买点新料子过年吗?“ 听到佟安这么追问,祥子也有些不耐烦了。 这些书院里的书生,他再熟悉不过了。 畅论国事头头是道,真正的普通百姓生活根本是一点都不清楚,还经常会自我感动,觉得自己最懂得民心,是为民请命。 反正王世贞也在车上,祥子干脆说了起来: “人多有什么用?那些工坊做工的人哪里乘得起绿包车?进城的人多了,抢着承包绿包车的人也更多了,这两个月已经涨了两次租金了。” “涨租?” 祥子说道: “一辆绿包车要几十两银子,俺哪里买得起啊?俺这绿包车是租的,每个月要给车主一两银子。” 佟安倒吸一口气:“这么多?” 祥子说道:“您还别嫌多,这一两银子已经是良心了,有的车一个月就要一两三钱银子。” “京师里的人这么多,嫌贵有的是人来干。” 佟安沉默了一下,这段时间京师的绿包车是多了起来。 他又问道:“一个月一两银子的租金,你拉一个月车能赚钱吗?” 祥子说道:“得亏了王先生照顾我的生意,俺早上六点出门拉车,晚上九点歇业,这一个月还能挣上三钱银子,偶尔还能打上几口劣酒驱寒,这冬天应该能撑过去。” 佟安问道:“既然拉车这么苦,为什么不进工坊呢?我看报纸上工坊一直都在招工,不是说待遇从优吗?” 祥子仿佛是听到了什么搞笑的事情,竟然差点没憋住丢掉手里的车杠。 他连忙向王世贞道歉,这才说道: “这位先生好生会说笑。” 佟安憋红了脸,他也听出了祥子话中的意思,是在嘲笑他不懂民生。 不过佟安还是忍着问道: “难道进厂不好吗?” 祥子说道:“不好,当然不好,要是进厂好,报纸上又怎么会期期都招不满人呢?” 佟安愣住了。 其实他对于明廷工坊的描述,也都是来自于报纸。 《皇明新报》上有一个版面,专门介绍新式工坊的雇工生活。 在这些报纸上,总有几个在工坊勤劳致富的例子,仿佛只要进了工坊就能过上好日子。 报纸上宣传雇工进入工坊的收入高,能够养活一家子人,所以佟安才会问祥子,为什么不进厂打工。 祥子说道:“俺有个同乡在南城李伯爷家的纺织厂上工,他是负责搬运棉布的装卸工。” “他早上六点上工,也是晚上九点下工,每天加起来要扛几百斤的棉布,一个月也就挣三钱银子。” “而且俺这拉车,没客人的时候还能靠着车上晒晒太阳,他这个抗棉布,可是时时刻刻都不得歇的。” “俺这同乡说了好几次了,要租俺这辆车,俺都没同意呢。” 佟安沉默了,祥子说的似乎才是工坊的真实情况。 祥子又说道: “这年头有活干都是好的了,俺有个同乡,也是山东逃难来京师的,在一家铁厂干活,被水车绞断了一只胳膊,就被铁厂给辞退了,家里把什么都卖了也没保住命,在床上疼了七天活活疼死了。” “俺可是见过那个同乡,当年可是种田的好把式,一个人能干三个人的活儿,最后死的时候瘦的皮包骨头。” 佟安都有些听不下去了,他忍不住说道: “朝廷不是有令,要保障雇工的安全吗?” 祥子不屑的说道:“朝廷?那铁厂有顺天府尹的股份,难不成还会帮着一个断了手臂的雇工说话?” “这年头能活下来就不错了,那《皇明新报》的头几版,擦屁股都嫌字多呢!” 祥子爆了粗口,王世贞皱起眉头,他立刻闭上嘴巴说道: “两位先生,贡院到了。” 王世贞和佟安下了车,祥子又连忙拉着车去接下一个路边的客人。 看着祥子拉着车远去的身影,佟安忍不住问道: lt;div style=quot;text-align:cent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m.comic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