耻之途,于是下令推到墙壁压死俘虏的王公大臣……” 身边亲卫一个个面红耳赤,拳头捏的咯吱咯吱响。 “杀得好!杀得好!” 几个亲卫实在忍不住,喊了出来。 几乎所有人都一脸愤慨。 李跃听完也感觉实在憋屈,太原王氏,只要姓王,全都高官厚禄,平日争权夺利一把好手,享民脂民膏,真到了用他们的时候,烂泥扶不上墙。 对比两汉三国,可以清晰看到晋朝的全线衰颓。 不止是将士,还有百姓、士人…… 两汉的一汉敌五胡,现在完全反了过了…… 两汉三国士人出了张骞、班固,出了皇甫规、段颎,出了周瑜、诸葛亮、荀彧,到了晋朝,开国时还有羊祜、杜预、王濬撑着台面,后来就是一落千丈。 “尚可,然还需多加一些细微之处,如胡人如何屠杀手无寸铁的百姓,王衍等人如何跪地求饶,不必完全照着史书来。”李跃对一众鸿胪掾道。 说书又不是说史,大方向是对的就行了,其他的全靠艺术加工。 想到此处,李跃心中一动,晋朝陈寿修了《三国志》,却没人修西晋立国至今的史书。 鸿胪司是民间层面的,还需在官方层面上给司马家定性,让他们遗臭万年,还有汉赵、羯赵、冉魏等等。 李跃当即招来辛粲,别看他人品不怎么样,学识却不错,年纪一大把,八王之乱到衣冠南渡,他全都亲身经历过。 虽然屁股稍微偏向江东一些,但编史不是他一个人,会挑选很多饱学之士一起完成。 “殿下要修晋史?”辛粲一脸惊讶。 “辛老有何疑虑?”李跃笑道。 辛粲吞吞吐吐道:“疑虑倒是没有,不过……朝廷……不……江东仍存,不好定论。” “无妨,你先修前晋、汉赵、羯赵、冉魏,细致一些,待孤收拾北国,再下江东!”李跃沉声道。 天下只能有一个正朔。 统一是历史的宿命,十六国南北朝,不主动统一天下的,都走不远。 隋朝短命,是因为隋炀帝步子迈的太大,扯到蛋了,一个人干了几个王朝的事业…… 辛粲愣了一下,旋即一脸喜色,这是一个青史留名的好机会,他自然不会放过,“殿下打到哪儿,臣的史书就修到哪!” 李跃当即设立文学馆,秋闱即将开试,正好吸纳世家子弟。 除了文学馆,李跃顺便还开了招贤馆,下了招贤令。 这年头很多有本事的人隐藏在山泽之间,消极避世,对司马家不屑一顾,对北国的胡人王朝更看不上眼。 王猛便是其中的翘楚。 第三百九十九章 病累 辛粲都七十了,仿佛迸发了人生的第二春,干劲十足。 以文学馆的名义收罗天下名书,亲自挑选合格文吏,彻夜攻读。 李跃生怕他熬不住,倒在任上,叮嘱他多多休息,注意身体。 除了晋朝,每个王朝立国之初都朝气蓬勃,梁国上下也都憋着一股劲儿,从上到下都热火朝天,已经形成了一种氛围。 士卒刻苦训练,农家辛勤耕织,官吏们恪尽职守,尚武堂的学子都奋发向上。 就连奴隶们都异常勤劳,就为M.ComIc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