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道:“因为在大明朝。即便入阁,所要面对的,依旧还是重重的掣肘,总有人想要捆绑臣的手脚。可在新洲,殿下与臣的心意相通,凡事殿下都能鼎力支持,而臣只需破釜沉舟即可,此等从无到有,使一个地方能够大治,方才不枉大丈夫之志,足以慰藉平生。” 杨士奇想了想,又补充道:“殿下,官职不在大小,而在于,人是否可以从中获得价值。若只是一味为了窃取高位,怕也难成气候。” 张安世对着杨士奇的目光显得越加欣赏,不由感慨道:“本王没有看错人,努力罢!” 半月之后,一封奏疏,终于送入宫中。 朱棣看到了解缙的字眼,眉头轻皱,露了沉思之状。 他对于解缙,也同样没有太好的印象。 毕竟一个人小聪明太多,朱棣这样的人是绝对不喜欢的。 姚广孝也有智慧,可姚广孝的智慧体现在他的阳谋上头。 他既会使用许多的手段,却也会在朱棣身边,发自肺腑的鼓励朱棣,在朱棣受挫之后,理性的给朱棣分析利害关系,恢复朱棣的信心。 沉思良久,朱棣还是在太子的奏疏上头,画了个圈。 转而对亦失哈道:“发诏,诏解缙入朝,任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 亦失哈听到解缙二字,以为自己听错了。 意外归意外,不过他没有发出任何的议论,却是道:“奴婢遵旨。” 邸报很快就抄送了这个消息。 这消息出来,百官对此议论纷纷。 他们对于张安世的章程,十分担心。 不担心是假的,以前的新政,只是惦记着你家的地。 可不管怎么说,百官已成为朝廷大臣,家里土地要紧,可乌纱帽才是他们真正吃饭的家伙。 一旦此事成为定局,就意味着,将来为官,尤其是想要平步青云,未来必要遭受一番磨砺和苦楚,这可是十五年至二十年。 何况,即便熬过了这个,天知道朝廷还会不会把你征回来? 别到时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那就真的只好望洋兴叹了。而且这个望洋兴叹,绝不是比喻,它是物理意义的。 此时,朝中百官,绝大多数,都是冷眼旁观。 直到最终宫中的决断出来,就更引发了许多人的窃窃私语。 人们揣摩着此事,那杨士奇,看上去确实是个人才,至于解缙……殿下犹豫了这么久才推举解公,必然是解公……本身就有许多太子殿下或者张安世不满意的地方。 只是一时之间,没有其他选择,不得不硬着头皮罢了。 解公入朝,福祸难料,不过……不管再怎么样,应该会比杨士奇好对付。 …… 两月之后。 爪哇。 赵王府。 赵王朱高燧此时看着诏书,一脸复杂之色。 他拿着诏书,叫了宦官取给解缙看。 解缙看过之后,也沉默了。 君臣二人,对视良久。 朱高燧终于开口:“解公,意下如何?” 解缙道:“赵王殿下意下如何呢?” 赵王朱高燧露出苦笑。 解缙见他不言,便道:“那么臣就直说了吧,殿下这是且喜且忧,忧的是,殿下一时之间,失去臣这个左膀右臂,因而痛惜。喜的却是,臣与殿下相知,若是能入阁,殿下在朝中,就如虎添翼,至少……爪哇这边,就不担心朝廷朝令夕改,擅自改动贸易之策,使赵王殿下陷入困窘的局面,臣也一定会尽力使朝廷,更倾向于贸易通商,加强对各藩国的联络,这对爪哇的未来,有着莫大的好处。” 朱高M.cOmiC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