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李百户是谁啊?”吕维祺才张顺占据洛阳城,才加入到麾下,自然不知道李百户底细。 虽然昨晚两人打过了一个照面,他只当是和“乱世王”一样的贼子罢了。 宋献策闻言便顺口接道:“这是主公的老丈人,李夫人的亲生父母!” 原南京兵部尚书吕维祺闻言不由要气炸了:“这特么不是任人唯亲吗?” “此乃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也!如何能说是任人唯亲呢?”宋献策闻言不由讥笑道,“唯才是举,知人善任方是王道。” 第203章 农事 既然耕地之事已经决策完毕,那就该轮到耕种之事了。 于是,张慎言便站起来谏言道:“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主,粮以农而产。是以春不种,则秋不收;农不耕,食则无!臣请言农事,以备不虞!” 吕维祺闻言暗道不好。自古以来起家者,首重农事。昔日宇文黑獭均田地而立府兵,西魏失其权柄;曹孟德设屯田而置青州兵,东汉名存实亡。 此二者皆奸臣枭雄是也!今张顺亦如此,其不臣之心可知矣! 此事本就依照二人计划行事,张顺如何不准? 那张慎言便侃侃而谈道:“河南久旱,逾年而无雨,臣乃出城观之,禾苗多死!若是坐视不理,吾恐明年颗粒无收矣!到时候,民无所食,军无所饷,大事不济矣!” “为之奈何?”张顺连忙做好捧哏。 “长久之计,莫过于兴修水利,灌溉施肥!”张慎言继续应道,“只是如今火烧眉毛,不得不急。依我之见,过往年当及时补种方是正理!” “不仅义军要进行补种,连治下百姓亦当组织起来一并补种,来年方无乏粮之虞!” 张顺听了,不由心中一动,连忙问道:“那不知以张公之见,应道补种何种庄稼为佳?” 张慎言一愣,这个两人倒没仔细商议过,便依照原本想法回答道:“河南之地,所种麦子,耕于秋末,熟于两年五六月份,谓之‘秋小麦’。” “若是补种,可于春天播种,五六月份再收。只因没有过冬,却是难以入口,谓之‘春小麦’。” “麦亩产两石余,低于稻米,高于粟米,正可补荒年之不足!” 张顺沉吟片刻,突然反问道:“不知这麦子耐旱否?” 张慎言摇了摇头道:“若是耐旱,也不会有禾苗枯死之事了!” “若是来年继续大旱,那怎么办?”张顺提出了一个自己最担心的事情。毕竟现实不是玩游戏,能够存档重来。若是来年继续大旱,田地颗粒无收,自己不等官兵围剿,士卒便会自行散去了。 更何况,他隐隐约约想起好像明末本就是天灾不断,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呐! “这……百姓不会如此不幸吧?”张慎言有点不确定的说。 “今年天气反常,不可不慎!”张顺皱了皱眉头,提出了自己的担心,“在座诸位皆是大才,不如集思广益,想一想办法!” “如此也好!”见张顺若有所指,张慎言便姑妄观之。 果然李百户闻言不由站了起来,笑道:“既然如此,那少不得我抛砖引玉一番。” “前些日子我前往湖广之地,倒见了两件新奇之物,便购来让大家尝尝鲜。” 言毕,竟然命人抬进来两个荆条编制的大筐出来。 众人看士卒的吃力的样子,颇为好奇,连忙围上去一看。只见一个筐中放着一顿纺锤型的食物,好似大号的芋头一般;另一个筐中则盛满了一扎多长的棒子,上面布满了密密麻麻小指头大小的颗粒。 有识货之人不由惊叫出来道:“这是番薯和御麦!” 李百户闻言不由笑道:“你倒是见多识广,没错!此物分别名为番薯和御麦,湖广之地又有人唤作甘薯、包米!” 言罢,李百户伸手抓起一根棒子,笑道:“有的地方又称之为玉米!不管究竟如何称呼,总之就是这两件事物。” “我见湖广深山之中多有耕种,往日废弃之地,不能重稻麦者,皆可种此物。这玉米产量差可与粟米齐,而甘薯产量最高可达千斤!” “什么?”李百户一言竟是语惊四座,众人皆坐不住了。 m.cOMIc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