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相山居中“缓冲”联系,确实是天差地别。 可在神主的位置上,这么看是不合适的。 余慈也曾偷师元始魔主,他很清楚地知道,神主的视角,很大一部分是宏观的视角。从宏观的尺度来看,幻荣夫人与魔头,真的都微不足道,真界的幻荣夫人,威能神通不可思议,可如果扩展到更广袤的宇宙中,绝不是独一无二。 但更本质的,也不在宏观微观,而在于是何等参照。 在平地看,大山巍峨,高拔万仞。 可换一个角度,平地和大山,都是土石聚合而成,又能有什么不同? 从余慈所处的环境来看,幻荣夫人的战力不可或缺,但从神主的层面看,一个连信众都不是的幻荣夫人,与血海中翻涌的魔头,又有什么差别呢。 “信”与“不信”,仅此而已。 至于道经所云“有无相生”,或言述此状。 当然,余慈本人也就在微观层面,也有我与非我的差别,妄言诸法无别、有我无我,天地不仁之类,时刻都要玩高境界,未免太可笑。 他只要注意思路的差异,宏观与微观、个人与神主,两个思路可以同时存在,但绝不能混淆。 对神主而言,混淆了,就是根本的错谬,再也扳不回来。 那么,现实的矛盾就出现了。 他的矛盾之处就在于,他远远不是元始魔主那般,可以站在宏观尺度,俯瞰宇宙万物运转的大能,现实的迫切需求,使他必须具备基本的“倾向”选择。偏偏两种道路的折中是不允许的,因为这关系到他的修行前路。 那么,只能在根本道路所允许的尺度下,做一番调整。 这种时候,他应该庆幸,涉猎很多。 当思路清晰了,本质明确了,用什么样的方式、什么样平台,其实都没有问题。 余慈不认为他有另辟蹊径的见识和能耐,模仿就是绕不过去的必要环节。 那么,模仿谁? 答案已经很明显了。 元始魔主的情况,已经让人明白,闭合的体系在最后,是没有前途的,神通广大如元始魔主,也要受到冲击。所以余慈更倾向于玄门的法度,开放、松散,可以拓展,也可以接入…… 第135章 重洗宝镜 法贯天地 想通事理相对简单,可要做到,就没那么容易。 建立一个体系,就算是依附在原有体系之上的小格局,也不是一时一日之功。以余慈现阶段的基础,要达到理想中的效果,还有极其漫长的距离,绝不是一个顿悟就能成功的,也真的没有任何机巧可言。 现在余慈要做的,就是明确规则,然后坚持下去。使依附于他的信众与准信众,按照规则所设定的体系行事。 某种意义上,对他是一种束缚,可这是通过更高层级的阶梯。 最现实地来讲,是让他在真界的漩涡中,站在潮头,不至于灭顶的立足平台。 脱身不得,只能站得更稳些——也许这就是罗刹鬼王乃至于所有神主,所要付出的代价? 心内虚空,万魔池上,已经有十余个魔头,从中挣扎出来,进入心内虚空的人间界,如游魂般飘荡。 人间界是外界天地在心内虚空的投影,时常变幻。但有了他们,便将截然不同了。将有一块区域慢慢固化下来,由这些还在懵懂中的“前魔头”们经营。 他们是人间界第一批常驻居民,以后甚至还有投胎转世的机会,当然,必须是源于魔头的戾气洗炼一空,且变得足够强大,能够抵御胎迷之后。 正像余慈所体悟的那样,他不会关心“超拔”魔头的个体,而只是关注使魔头“超拔”的体系。确定没有了明显的瑕疵,就暂时放在一边,只抽取其中的法理,试图将它运用到更广阔的天地中去。 显然,幻荣夫人不可能屈就到心内虚空里来,心内虚空也极可能容纳不下。 但没什么m.COMIc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