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让周围其他学子知道,林清就是他亲自选出来的解元,出了这个鹿鸣宴后,不得再对此事有所质疑。 林清自然是从善如流,见江政源谈兴正浓,便也与他攀谈了起来,彼此交流了一下考试心得,说到林清考院试时差点落榜,倒是让江政源颇为感兴趣:“如此说来,要不是那人作弊,你还考不上秀才,说不准这次乡试还没你呢!” 那次院试确实够跌宕起伏,林清如今想来也是略感心有余悸:“是啊,学生那次是马学政主考,考的策论学生记得是关于那年如何治理黄河水患的。不过后来马学政调回京里了,想必江总裁还是认识的。” 江政源听完心下一凝——那年的策论是黄河水患?林清的文风和那篇策论十分相像,难道他就是首辅大人要找的人?! 等问了林清当时的策论是如何写的之后,江政源忍不住在心中大呼——这可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原来首辅大人寻寻觅觅这么久的高人,竟是偏远村落里的少年奇才! 第66章 第六十六章:归故里 江政源万万没想到,高首辅的猜想竟是对的。 三年前, 因为黄次辅一道治理黄河水患的奏折, 永康帝拨银二十五万两, 命黄次辅全权处理此事。就是因为这件事办的十分漂亮,黄次辅直接在刑部要职上安插了两个他手底下的人,打压的高首辅一度喘不过气来, 朝堂中的高黄两党之争十分惨烈。 当时高首辅就和江政源说过,黄次辅这道奏折背后另有高人指点,他们也确实顺着一些蛛丝马迹找到了马丛文这边。并且从后面马丛文调任京成刑部可以看出,马丛文肯定出力不少,甚至很多人就认为那篇奏折是马丛文的手笔。但是高明远却一口否定, 说马丛文此人心计有之,才能不足,纵是藏拙也根本不会等到这个时机才向黄友仁示忠。 因为高明远不信是马丛文所为, 所以当时也派了探子直接查了马丛文的底,知道那届院试的策论题目就是如何治理鲁地水患,也翻了当时考中秀才的文章以及一些落榜者的文章, 谁知却是一无所获。 其实也是阴差阳错,当时探子在查探的时候,林清的文章正好因为要核查作弊者,他作为副榜第一人, 文章被重新另外放置进行审核, 所以根本不在放卷子存录的地方。 后来马丛文归京后倒是表现平平, 黄次辅这边也没有进一步地施压, 高明远到底在官场上混了这么多年,虽然被黄友仁咬下了一块肉,还是保存了自己大半的实力,如今和黄友仁分庭抗礼,那本奏折究竟何人所写,也是众说纷纭,事情一久也便放下了。 如今江政源从林清这边知道了答案,心中也是久久不能平静,只是毕竟是官场老油条,喜怒早已不行于色,听完林清的话也是频频点头称是,只表现出一副自己确实没看错人的表情。 “本官作为你们此届试子的主考官,也算是和你们师徒一场,林解元少年天才,自然以后能更进一步。若是有机会进京,可别忘了为师啊!”江政源轻轻一点,就已经把橄榄枝抛了出去。 林清原本也只是本着礼节在和江政源说着话,倒没想到江政源说话间就把两人的关系拉到了师徒的份上,还允许林清进京之后和他继续走动。虽然说乡试主考官确实名义上算是林清的座师,但是这种也是举子和主考官攀关系的时候拿出来的名头,在从三品的礼部侍郎眼中,林清这样的小小解元还真算不得什么,除非是格外看重。 只是之前林清还感觉江政源对他虽然熟络但是还维持着上位者的疏离,转瞬间却又放下了点身段主动示好,这样的转变让林清有些应接不暇。 “江大人是林清的座师,林清必不敢忘!”虽然不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但是如今这种情况顺水推舟才是明智之选。 和江政源谈完之后,林清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又不断有其他举子过来给林清敬酒,作为本届乡试的榜首,其他举子敬酒也是常礼。只是林清不胜酒力,往往只是浅酌一杯。 见此情景,原本站在远处的吕文志突然上前,朗声道:“既然是大家给林解元敬酒,哪有不饮尽的道理?” 林清喝了几杯酒,已然感觉到脑袋有些昏昏沉沉,这吕文志竟然还要灌他酒,许是借着酒劲,林清心里也不由憋出了点火气:“哦?吕举人若要敬我酒,难道不应该先干为敬吗?” 在林清这边,凡事事不过三,一次两次都不计较吕文志的针对,第三次还要落他脸面,真当他是泥人心性? 宴席上的灯火映照出林清双颊的绯红,长身玉立的君子浅笑相望,虽然说得话不客气,但是因着那浑身的气度,因着刚刚在巡抚大人面前的进退有据,在场众人非但不觉得林清无礼,反而心中冒出了一种“真名士,自风流”的感慨,更有甚者还对着吕文志起哄起来:“林解元说的对啊!吕举人要敬酒,自然要先干为敬,以示诚心!” “就是,就是!” “先干为敬,吕举人合该如此啊!”m.COmIc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