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觉得自己还在那个噩梦中陷着。父亲的容貌宛然还在眼前。周围依旧是浓烈的鲜血味道,师父的声音也显得那么遥远。 “奉儿,你还好吗?能不能站起来?” 真的是师父,但他的声音却好像生了重病一样。她睁开眼,正看到杜浒焦急的面孔。她一阵恍惚,大喜大悲之下,险些又要晕过去。 (以下 作者有话要说: 可她随即便惊叫出声。杜浒的脸色苍白得吓人,额角流着血,混着一道道的汗水。身上的衣服也沾着一块块血污。她迷惘地转头一看,只见二三十个官兵弓刀在手,四散而立,把他俩团团围在了当中。为首的那个蒙古军官肥肥胖胖,一脸浓髯,面相凶恶。他翻身下马,马刀出鞘,刀尖指着杜浒的胸口,距离不过丈半。 ` 周围是城郊的一片荒野,几条恶狗追逐着扑到近前,住了脚,龇牙咧嘴,汪汪的吠。 ` 杜浒轻轻将奉书放在地上,扶她站好,俯身低声道:“能不能走?待会我去引开官兵,你只管向南逃,不许回头。过了卢沟桥,再找地方藏起来。明白吗?” ------ 无可避免的一个场景终于到来了……我才不会说我把自己写哭了呢嘤嘤。文中安排文丞相死前见到了奉丫头最后一面,得知这个女儿依然好好的活着,算是最后一个安慰了吧。 ` 试想就算杜浒的计划成功,就算元廷格外开恩把他放出去做道士,他以后的生活又何尝会舒心呢。史料载,文天祥也曾获悉王积翁解救他的努力,但是他托人转告王积翁,加以谢绝。 ` 十二月初八日临刑前夜,忽必烈决定亲自出面劝降。文天祥被召入皇宫,他“长揖不跪”,以致被打伤了膝盖。忽必烈对他说,倘若能像侍奉亡宋一样侍奉元朝,便会立刻给他留出中书宰相的位置。文天祥拒绝了。又承诺让他做枢密,依然拒绝。忽必烈问:“汝何所愿?”答曰:“一死之外,无可为者。” 最后一次改变命运的机会,他毫不犹豫地放弃了。 ` 目前有些声音认为,文天祥作为民族英雄的身份被抬得过高了,都是后来被明朝统治者捧起来的。然而纵览《元史》,哪有第二个宋人得到过和他一样的“待遇”?元朝统治者其实很大度,没有对旧朝遗民斩尽杀绝,很多不愿投降的人也都给放了——那是基于他们对自己军事力量的自信。忽必烈很忙,也不是傻子,倘若不是因为文天祥出众的个人能力和他在江南地方的极端号召力,是不会在他身上浪费那么多时间的。 ` 行刑之日,忽必烈还曾在最后一刻改变主意,派人快马赶赴刑场,“教再听圣旨”。可惜刀下留人的桥段没有出现,彼时文天祥已然被害。 ` 一个人,对抗一个政权,坚持到如今,这条布满荆棘的路终于走到了尽头,他应该可以休息了。 ` 然而对奉丫头来说这远远算不上终点。磨难和打击最使人成熟。如果有人跳着读到了此处,大概会觉得女主也没力挽狂澜,最后也没把父亲救出来,不苏又不爽,在大都这几年简直是白活。然而我相信从头追到此处的小天使都会同意,奉书这几年活得有多精彩。对比一下第一卷里那个只知道哭闹,没有丝毫眼界阅历的娇弱小姐,是不是觉得判若两人呢。 ` 挑战还会继续。大都此时全城戒严(原因不止一个,能不能数出来),奉丫头和师父已经被官军盯上了,并且师父已经受重伤(想到为什么了吗),大恸之后马上又是个死局,嘤嘤嘤我都觉得自己对主角太狠了…… ` 感谢花花和路灯赞助地雷!顺便提一句,奉丫头还有一个月就满15周岁了,嗯。 第165章 0142 ·星奔不可止,暮达城西阡· 那蒙古军官眼露凶光,冷笑一声,用生硬的汉m.ComIc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