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解释,事情不是你们想的那样! 知名八卦杂志《好莱坞周刊》打开的第三页,她和程临在纽约警局的照片被抓拍的无比清晰,记者倒是很友好,表示祝福这一对颜值极高的制作档情侣,娜塔莎心想,你们明明是报道程临进警察局的,怎么都写起这个来了? 不管她怎么想,这件事也是无能为力,不过,将来倒是可以在首映式或者别的公开采访上解释一下,毕竟距离二月末的首映只剩下不到三个月的时间。 最后的剪辑马上就要完成,整部电影的完成质量她非常看好,她觉得有些镜头细腻极了,并没有辜负酷爱细节描写的原作者德莱赛。 因为商业片追求效率,制作周期大多在一年左右,随着电影工业各个环节的技术发展,很多大制作的商业片已经可以达到只用□□个月的时机制作,然后立即排片上映,在最快时间内追求最高的效率和收益。联美公司为了在斯科特的小说依旧在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上时炒热关注度,也提前开始筹备新影片的前期工作,取景和摄影棚,包括联系拍摄需要涉及的社会部门,毕竟,《新任总统》将会是一个现实主义题材的动作片,大场面当然不能少,不过联美毕竟制作出品过《007》系列,他们就这样凭借丰富的经验,在《嘉莉妹妹》美国首映前,完成了部分筹拍工作。 圣诞节假期过去后的一月,《嘉莉妹妹》以演出人员为主的班底一起参加了在芝加哥举办的德莱赛纪念艺术节,当然,这并不是简单的纪念,娜塔莎带去了电影的最终版预告片,还有一个好消息。 好莱坞电影总是喜欢在各种艺术节动漫节以及相关集会上放映预告片,很多德莱赛的书迷,本地影友会的会员,还有些演员的影迷们都到场先睹为快。 作为导演,好消息当然是由娜塔莎来宣布,为了配合氛围轻松的艺术节,她今天穿着十分休闲,只是刚刚站在话筒前,就有种知性风情,“马上,大家就能看到最终预告,但在这之前,请允许我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那就是《嘉莉妹妹》已经入围了一个月后的柏林电影节竞赛单元。” 她也是前两天才知道这个消息的,没有欢呼雀跃,她沉默的看着朴笑恩带回的竞赛单元电影名单,目光停留在邓礼森的名字上……思绪极其短暂的闪回,现场的灯光已经随着徐徐降落的荧幕暗下来,所有人屏息凝神,专注的盯着屏幕。 米高梅的狮子怒吼,联美的缩写简洁有力,伊莫斯公司的logo也别有味道,制片方和出品方的例行公事结束,画面重新回到黑暗,在黑暗中,隐约浮现出一行小字。 “向美国的伟大现实主义作家西奥多德莱赛致敬。” 小字消失,沉郁和缓的背景音乐缓缓进入,大提琴曼妙如同少女的哀愁,蒸汽机车汽笛声响起,伴随车轮轧过铁轨的轰鸣,第二行字出现在黑色之上。 “一个十八岁的少女离家,她的命运只有两种……” 第一个画面,镜头中只有嘉丽一个人,她面带腼腆的微笑,这矜持让她青春靓丽的容颜愈发娇俏,“我叫嘉丽米勒。”她说。 这镜头其实是她与杜鲁埃交谈时的,但娜塔莎巧妙的将这一帧独立剪辑进预告片,配合前面的话,暗示与微妙的美感让人禁不住去瞎想这个美丽姑娘将要面对的一切选择。 把对话的内容和画面相错开是好莱坞酷爱的预告片剪辑手段,这种小伎俩能把观众玩弄在股掌之上,对画面的错位解释吊足了胃口,那些经典的,又不至于剧透的,恰到好处充满好奇的安排,简直足以让任何一个人按捺不住,想要早一秒钟看到完整电影。 这样的小伎俩,被娜塔莎在预告片中玩的淋漓尽致,连程临看过后,都忍不住对她说:“天啊,你实在是太坏了。” 走在芝加哥街头,第一次来到繁华都市的嘉丽停在百货公司门口,背景对白是她之后说过的台词,“这就是天堂,我注定该来这儿。” 画面切换,她因为病重误工,被赶出了制鞋工厂,大雪纷飞,嘉丽穿着单薄的衣裙,痛苦的游荡在她曾经来到过的地方。 “我要是再找不到活儿干,我就回家去。” 这时,杜鲁埃带着笑容出现的画面引发现场一阵尖叫,马丁毕竟是好莱坞炙手可热的小鲜肉之一,他的女性粉丝群体强大到不可想象,听声音就知道,今天她们可来了不少。 “来,我告诉你怎么做。” 画面里,是他握住嘉丽的手。 一系列飞快的剪切,前一秒嘉丽还是衣着寒酸的小女工,下一秒她衣着光鲜,如沐春风小妇人的打扮时髦靓丽,她推开窗,镜头从内而外拍摄,她的背影和窗外芝加哥的繁华景象融为一体。 “嘉丽……”这是姐姐明妮在喊她的声音; “嘉丽……”这是姐夫汉生在喊她的声音; “嘉丽……”这是杜鲁埃在喊她; “嘉丽……”赫斯特伍德深情呼唤她; 十几声剧中不同人物的声音,都分别清晰的叫着她的m.ComIC5.COm